很多人想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庭院,但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是次第铺展开来,人们面对的是钢筋水泥建筑森林。“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情景,只能在书中、电视上体验了。
“庭院”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南朝梁的顾野王在编纂的字书《玉篇》中:“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坦也”。晏殊诗曰“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在《南史·陶宏景传》中有“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每闻其响,欣然为乐“的诗句。从这些文献中,庭院为用墙壁围合的位于堂前的空间,这是由外界进入厅堂的过渡空间,有植物,石景等。在古人的认识中,庭院是有生命的空间,是最理想的建筑模式 ,与“天人合一”的哲思意蕴相符。
《道德经》云:“当其无,有室之用。” “无”,这里指空间,在老子看来,“室”之有“无”才成其为室。就建筑空间环境而言,四周廊房以及居于庭院之北的主房等,都是建筑实体,而庭院空间是“虚”。在中国建筑文化的虚实观念中,是颇重视“虚”的。任何建筑,都是由建筑实体与它所围合、所影响的建筑空间所构成的,两者互为存在条件。没有建筑实体的建筑空间与没有建筑空间的建筑实体,都是不可思议的。
建筑实体是人以建造方式划分空间的手段。空间本来是属于自然的、自在的。建筑实体的确立,使自然空间中的与建筑实体相关的空间区域成为人为的空间、属人的空间、建筑空间。这样,院落在有限的居住空间中,努力和自然联系,住宅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汪曾祺形象的把四合院比喻为“一个盒子”。四世同堂,在一座天圆地方的全封闭式四合院里其乐融融,据说只有在这样的境界里,才知道什么叫“天伦之乐”,什么叫“大隐隐于市”。
我们总爱说时过境迁,其实,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渴望、家的隐私性、天伦之乐的期望,与古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很多人更怀念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有浓厚亲情氛围的宅院。现代居住环境比古代的更科学,但古代住宅形态中却有一种现代住宅所忽视的人文因素,它是心理性的,能够使你感动、喜悦、忧伤和悸动。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乡下,院落是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由房子、院墙组成。这些院落,其实也是一个小菜园。春天里,随便在空地上丢几颗葫芦、丝瓜、豆角种子,夏秋就有吃不完的菜。做饭时,妈妈发现菜有点少了或是咸了,就喊我到院里摘几串豆角或是灯笼椒,放到井水里洗洗,就用手掰碎,放进锅里,方便极了。不用操心,院子里转一圈,炒四个不重样的菜没一点问题。现摘现炒,绝对的绿色食品。
时间默默流淌到今天,还在这些院子里生活的,只有老人和孩子了,年轻人都外出闯荡了。老人们只能在给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时,才能回味起曾经有过的热闹。然而在孩子看来,真正精彩的世界则是电视里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