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三年我看到了央金拉姆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就买了她写的书。
读后,似懂非懂:带着觉知的去生活是一种什么样体验呢?
只知道有另外一个生活方式的存在,男性与女性有不同优势能量……但似乎自己联系并不太紧密。
直到2016年年底回家过年,满眼的喜庆和局面的转好,却无法高兴起来。
恰巧一一姐发了公益咨询的朋友圈,我链接上了。
几句发问后,我发现我的背部是紧张的,细细感受,家里其他人变好,但父母的心到我这边儿,却是一股沉沉的期待和压力,然后我发现我没有照顾到自己,我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感觉到你了,对不起,我忽略你了,请愿谅,谢谢你,我爱你!”
链接了几次后,我一下放松了,好过了。
只是,
我以为我知道,但是在关键时候,却忘记了与自己对话。
这又是什么原因?
因为没有一直训练。
年底的那一次体验我便深深记在心间了。
身体的是最灵敏的觉知的端口,很多时候身体会以最精确的方式直接告诉我们。
我恍然:当觉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一种“带着觉知去生活”的一种状态——我这算是得到了一种体验吗?
这两天因为要参加会诊梳理过往的经历和一些现状需要解决问题,面对过往和现实有很多对抗,结果身体反应了——发烧了。我这不怎么感冒的人,竟然发烧了。
还好,我知道可能是内心的力量起作用了,我外在的环境和作息变化不大,只能是心性的这一块可能会有问题,才为表现出发烧——好的,我觉察到你了,我不害怕,我接受你了。
我就去了一一姐的群,参加了当晚的课程。
还好,来对了。
在疏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那位给我穿小鞋的领导还有着恨(亲,你记得你让我跑了多少次上下楼复印吗?最后直接就感冒病倒了?嘎嘎还有那位,你记得你跟我说的话的吗?)
一一姐疏导了一下,说要放下我们的恨。
本来是疏导亲密关系的,结果我用到职场(歪打正着)。
我说不恨了——因为我意识到他是害怕,听着他的领导在表扬他的下属的时候,他害怕我超过他……
一一姐问到,你知道一个不恨的状态是怎么样子的吗?
……
你可以试着这样对自己说:
“我把爱献给你,让你在我的生活中释放”
我照着做了三遍,我发现我的心态有变化了(此片省略100字)……
……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虽然我同情他们,知道他们是因为害怕,但那时我也只是在旁观,希望有一天他们能意识到他们的错误,有一种不管的心态,有一种你们就继续忍受内心害怕,让你们受折磨,受苦的心,有一种你们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们错了。我竟然发现我仍那么一丝有恨呐!被我揪住自己的小尾巴了。——我真不是因为我好心,而是因为我们是一体的,我是理性在分析,我不是出于爱或同情——某种程度上说最大的利他是最大的自私。
我深刻的发现,与我在一起的人,如果他还在受苦,我只要链接(回想)到他们,我就会跟着体会他们的难受——看到难受就难受呀,你跑得了吗?你难到能置身事外吗??
理性的解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他们也变好。
方法:
“我把爱献给你,让你在我的生活中释放”
PS:当一个人没有做自己的时候,会容易失去价值感,很显著的事情就是为孩子当家族煮妇,经济能力的缺失,很容易价值感缺失。因此无论如何,有一份产生价值的事情或工作,是最低的标准,如果仍然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更好。
感受:因为觉察到这一点,我就转变了我会诊所问的问题了,未来那一半再好,也不能替代自己的努力而产生的价值感,我充份感受到了,当我把希望托付给未来那一半时,宝宝的能量降得有多低,有多迷茫而从《肯定我是美好的》意识到,当每个人发挥潜力时力量又会是多么的巨大学会爱自己的时候,才能提醒别人如何才是爱自己~嘎嘎
还有,现在的妈妈又要顾事业,又要顾家庭,得需要高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要借用和整合各种资源,不然会非常累,并且会顾此失彼,人生真是个持续修行的过程。
PS:《我是美好的》一书中从各个生活的维度来正面与自己沟通,通过持续在群里打卡的动作,来注入新的正念。平常养成时刻对自己提起觉察和正念,在关键时刻,让你提起觉察,让你做正确的思维和选择,让日常的训练在此时产生力量。
【资源】:
我是美好的(百度网盘PDF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