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就在刚刚结束了。“你这个论文想申优吗?”“你研究的结构早就被很多人研究过了,并不是新型结构啊”“你论文大篇大篇的公式,硕士论文也没这么多,你都会吗?”“这个论文申优还是有点问题的,你这结构也不是新结构,方法也不是新方法,工作量跟别人比也不大”“最后就是一块四边简支的板在上面‘砰’爆了一下而已”“你们老师这里还有其他想申优的吗”
听着这些对我努力了一个学期论文的“嘲讽”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付出的时间精力并不少,为什么比不上别人呢?
从头到尾我的心态是,争取拿优——朱琳她们开始的早,我还要考研,肯定比不过她,算了,能过就行——毕设是开启科研的大门,不能凑合,至少争取拿良吧—老师夸我了,我是不是有希望拿优——答辩被怼后,无力回天的感觉。
首先剖析心态,这种飘忽不定的心态决定了我无法拿优的事实。既想要,又因为怕失望而不敢给自己希望,但却还偷偷抱着一丝侥幸不肯撒手。侥幸心理是畸形的希望,是习惯性把希望和失望折衷之后变了形的产物。如果重来一次,想拿优就全力以赴地去努力,不再像这样飘忽不定。
接着剖析客观条件,我的题目确实有难度,让我自己想出新方法几乎不可能;我的时间很短,复试之后清明节过完才真正进入状态;我的学习途径和渠道很有限,我的多心,胆怯和庞大的“自尊”也使我疏于向别人请教。每天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琢磨,走了很多弯路。
再来剖析研究内容,我本没有能力做解析,做解析需要坚固的知识基础和科研经验,而我并没有,刚考完研对于理论知识还处于厌恶阶段。但本科论文题目是定好的,我没得选择,但不可否认,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对解析有了大致了解,以后不至于毫无头绪。
最后,研究生阶段,每做一个课题,都要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能为了完成而投机取巧做别人做过的东西,更不能直接将别人的方法重述一遍。你可以把别人的方法用在不一样的结构或工况上,但不能一点创新都没有。否则,就算你做的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你的研究生生涯也是没有意义的。
最怕失败之后突然的关心,最怕看到你们失望的眼神。本来没有寄希望于我吧,什么时候开始忽然寄希望于我申优了呢?如此的猝不及防,这波关心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我太在意别人眼光了,我太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了。之前觉得不可能申优是因为导师的评价,后来觉得可能申优也是因为导师的评价,到现在,我都拎不清自己究竟几斤几两。可悲。可哀。只会自己默默努力,一点技巧也不思考,永远只能是别人的垫脚石。事实证明,你是有两把刷子的。怎就因为不自信而失去了很多呢?
不论什么事情,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能行,才可能会行,这条路上那么多人争先恐后,你不为自己把握机会,坐等伯乐发现你吗?
要争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