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接着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虽然感觉书中的分析内容有点落伍,而且不知怎么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带着有色眼镜,或者说我觉得作者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不过作者书中有些观点细细想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例如,吃的问题,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一方面是地域问题,地大物博,各个区域特产天壤之别,气候的不同也导致人们烹饪方法的侧重点及口味的差别。但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另一个值得分析的角度,就是中国文化中对饮食这个问题就看的很重,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民以食为天”“混口饭吃”“人是铁饭是钢”等等,从古至今,这样的传统似乎一直延续下来,不论社会制度千差万别,不论生产力怎么变迁,其实和说起来应该就是作者所说的文化的深层结构,这点作者应该是写到位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文化中最核心的沉淀的部分,是不会随着表面的变化而变得,这就像大海,海底的沉积物是不会被表面的大浪搅动起来的。回到饮食这个问题本身,除了单纯就吃的重视,如何吃也是关键,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为吃贡献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也为词提供了巨大的更高层次的智慧,我们接着例举,“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怎么个平法,参考作者的想法,我觉得可以有两个角度的解释,一是平衡时局,收复各方,二就是作者所说的社会平均问题,说的直白,就是大家都要有口饭吃,多少且不论,关键是第一要有,第二要尽可能均衡,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当然,我觉得这个均衡,要做到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的,主要是相对平均,比如对于普通百姓,日常生计需要3份粮食,大户人家需要10分,这个时候,如果随着生产力发展,大户人家一下到了20份,然后普通百姓还停留在3分,那这就不均了,所以,相对平均的意义就在于结合现有消费水平做一定程度增长,这就相对容易做到了。
士大夫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也为政治集团稳固自己地位不断输入智慧,各个朝代的财税农业政策,均在不同程度为这个目的服务(此处可以参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中对于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制度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从“人皆有所食”“人皆有所养”到现在的促进就业,提高收入,这个大的逻辑是没变的,只不过表征手段在变,只有找到了工作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此处可以参考个体主义的相关文章),当然在均衡方面,还是一点不能含糊,绝对平均是没法做到的,你让一个员工和老板收入一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还是大家只要基于目前的现状有合理的改善就可以。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主线的,但是可以看到大的底层逻辑没怎么变。
回到读书的问题,看书还是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不然对于有用的观点会非常草率的过滤掉,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于作者与作者书中所研究对象的第三者,从一个完全纯粹的旁观者角度去看,这才是应有的角度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