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生态、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提前预测并适应这种变革,以迎接来自未来的挑战。 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概念和学习渠道的变化上。以往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里面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里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提出,面对世界新的挑战,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过去,我们认为教育是学生在学校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但现在看来,学习已经不仅限于发生在学校,也不再受年龄的限制,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实现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非正式学习也会变成将来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其次,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变化上。过去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进入新时代,教育的目标也要随之改变,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思维,思维改变世界。马云的创新思维改变了商业世界,我们以前到商店买东西,现在可以在网上买。只有思维方式不断变化,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
再次,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工业革命是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信息革命是计算机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革命是利用网络把人的脑力联系起来。如今,知识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知识、讨论各种问题,人类的智慧可以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方式必然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教师要改变传授知识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自我学习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和同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最后,师生关系和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以往的教育是集体学习为主,班级授课制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但在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促进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取向的教学可能会被技术所取代。
如果教师只是知识的代言人,那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慕课的方式,找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学家教语文、最优秀的数学家教数学,最优秀的物理学家教物理、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教历史……哪怕有人会说,这些专家不一定擅长教学。那我们也可以集中最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或是在同类型专家中寻找一个既有渊博知识又有教学能力的人,这些想必都不是难事。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谁学得更快,谁就是老师。
过去,教师作为年长者,凭借年龄优势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通过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比年轻者知道得更多。今天,年轻者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有可能比年长者知道的更早、更快、更全面。实际上,相对呈指数增长的海量知识而言,“专家”和“新手”之间的距离被不断缩小,后来居上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谁学得更快,谁就是老师。
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将被改写。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有可以公开的知识,每个人能获取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发现知识、精选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知识将不再是唯一的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力量,创造力、想象力、价值观、个人品质等将重获生机,在教育中拥有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关系,也同样改变了师生的关系。教师已经不是知识唯一的来源,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知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合适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要成为设计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设计“定制化”的学习方案;要成为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获取信息;要成为帮助者,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很多方面,促进教育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但无论怎么改,教育的本质不会变,也不能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永远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放在首位,把培养更加美好的未来公民作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