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把酝酿了整个春天的期待用蝉鸣的方式告诉世人。
上半年是职场心态和人生状态双重进化的阶段
学习如何让自己解锁更兼容的模式,也在钻研好奇和好胜之间的平衡。说服自己好奇一件事情不一定是为了赢。
这半年来一直被一句话困扰,每次情绪拐点都会拿出来细品——“*****”
透过这句话,开始学会情绪管理,觉得这是一种风险屏蔽以及自我保护机制。心想:只要我八面玲珑,别人的BE美学应该就和我没关系了吧?
但也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感性主导理性的生物。起码总有这种情况发生。就好比,准备在职研究生专业选择的时候,一开始觉得我一定会从兴趣爱好下手,最后“迫于”职业现状和诉求选择了MBA。这或许就是用心张望的未来都会在当下的每一刻被推翻。
也许结果不完美,但过程好像也并没有不尽如人意。可能过程周折伤神,可结果有时候很动人。用理性思维解决多数问题,让心脏得到释放。让生理期平稳度过,让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放缓,让遇见退休的概率增加…学会注意“身体健康”是职场人在痛过之后瞬间拥有的buff。
从去年底开始,年度旅行变成了月度清单,尝试用脱离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去感受未知世界给予的刺激,去放空亮红灯的大脑。学会短暂的离开一下。但工作属性并不足以满分地完成这份计划,起码,手机不会让我脱离原本的社会关系。但未曾见过的森林湖泊雪山沙漠还是很好地缓解了快节奏社交带来的焦虑。
之前同事说要有“生活微信”和“工作微信”,朋友圈要做好分门别类。我不以为然,但最近却也陷入应该这么做的“深究”之中。这就是当下的感受会推翻理性王国构思的生存模式。决定还是要参杂了情绪才更适配(起码在我身上验证后是的)
从小到大的原生家庭教育中,有幸把我构建成了一个精神世界富饶的人。独立且勇敢,情绪又理性。渴望被“征服”,享受天马行空,在意处事逻辑。却偏偏在人性面前屡屡碰壁,爸爸告诉我“人是复杂的但更是善良的”“做人要乐于表达敢于选择学会负责”。在洁云的人物信息谱中“善良”包容了“复杂”。以至于真正意义上踏入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拆解模式始终单一。“我们只要对结果负责就好了”“我们应该要为了好的结果而努力”却常常忽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前段时间奔走于喜欢了十四年的一位歌手的线下应援,收到了“互联网暴露式”的关注和指点。每天疲于和不同的人解释不同的事。在不同阶段满足大家诉求后她的歌迷们说“喜欢情绪稳定的**”,刷屏的文案让我陷入沉思,原来大家对于情绪稳定的界定是这样子的?
因为吃过太多次情绪的亏,产生了如今的“井绳思维”,可与生俱来(父母惯)的臭毛病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不该“优化”。当表达变成了武器,却又开始有点敬畏这项技能。此时此刻,我姐在耳旁絮叨“你啊,这事做的不成熟”其实事情的曲折缘由不必过分推敲,发生的都是经过时间酝酿的。
这段时间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洁云姐”陌生又有趣,听起来比“阿姨”舒适。最近睡觉前会播着某某管理大师课,听时脑子里的经历就像走马灯,醒来只言片语都没记住。听演唱会时看到跨越千里的人带着哭腔缓缓把故事展开会觉得这大地真奇妙。遛狗的时候认识了豆豆,家里的多多少爷喜提小区嘤嘤怪称号。上周一只黑猫(忘记回家的路)到访家门口。不可思议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见和再见很好地决定了故事的状态。小孩子哭闹可能是因为不善于表达,大孩子造次未必是不会说话。
原本昨晚卯足了劲儿要写(拖延了一个月)的半年总结,在今天的《职场无语事件》之后才思泉涌。无关对错,我对那一刻的我自己负责。
快乐的上半年裹挟着偶尔插队的不愉快。完成了很多有成就感的事情,听到了坊间关于你我他我们和他们的“史料”,从过去的郁结到如今当作笑谈。原来本命年之后,人生的视角真的会改变,会变得温和、理性、专注。
极少数的长大是锁喉般一瞬间得,大多数的成长是种子终于开成了花甚至结了果,给人生的第8985天,画上一个平淡的句号。和世界始终保持陌生感,才能让好奇保鲜,让期待成真,让结果如期。
质疑它,诋毁它,理解它,成为它,超越它。拆掉“善于情绪管理”得枷锁,还自己一个我自己。
油箱里装的究竟是“好奇”还是“好胜”不如就让它无解吧。
人生的修炼,是第六感都不敢造次的存在。
慢慢又漫漫。好好吃顿饭。
(气到发烧,二十五年人生中又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