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新密小城,有一条路,就像一个女子,有一个很好的名字,清岚路。清新、脱俗,只是看看这两个字,还没有念出口,已觉得轻雾缭绕,如在山间。
我原是不知道的,因为东西向的它不是主道,隐居在平安路与诚信小路之间,又窄又短,从一头走到另一头的街道上,也就两三分钟。如果站在一头望去,清晰可见尽头的车流。这里却安静,虽然融园小区的南门开在这条路上,却不喧哗,车辆停放在茂密的香樟树下,车身上落了很多的黄色花蕊。
这条路和我家很近,从我家的南门出来,几十步就到了,可第一次听说它的名字,是从朋友口中。有一次,我们走到这里,她说:“你知道吗?这条路的名字最好――清岚路,清新的清,山岚的岚。”还找到了路牌给我看。果然,“清岚路”三个字,赫然鲜明,像一首诗赋在上面,与那些“民康路”“农业路”“文峰路”“开阳路”等名字的感觉完全不同,没有历史,没有故事,没有象征,只是轻轻的夏风一般,从东吹到西。
我曾细细的吟咏这两个字,越念越觉得好,甚至想,给这条路起名字的人,是不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是不是“皎若云间月”?是不是“柔情绰态,翩若惊鸿”?是不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是不是“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是不是“倾国倾城,蕙质兰心”?是的吧,不然,尘埃之中的心,怎会得出如此诗情画意的好名?实是一谜。
我曾在这条路上,闲散的走,不赶着去做什么事,也不等什么人,就是走走这条路。我喜欢走在台阶上面洒着香樟树荫的便道上,清凉如山涧,幽绿如深林。香樟树并不十分高大,但长得旺盛,枝叶稠密,伸手就触摸到叶子,椭圆形,有骨感,在阳光的朗照下,散发出渺渺的香气。让人想起《香樟树》剧中,三个女生真挚的友情,以及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美丽动人的爱情。
我在这条路上走,喜欢走在南面的围墙下,那是别的小区的红砖墙,恰好与树枝相触,刚与柔,力与美,在墙上摇曳出斑驳的水墨画,树叶的剪影绰约,婆娑扶疏。有时也走北面,有茶楼,有中医馆,有格子间的工作室,充满着文化与文艺的气息,让人匆忙的脚步慢下来。
白居易曾在《新栽竹》里写: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意思是说,还未到夜晚,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层青雾,早秋的山间,草地上露珠成团。我非常喜欢这诗句,虽然它并不是清岚的注解,更与这路无关。但我觉得,犹如山中的雾气生发,绿意成烟,阳光筛过,留清凉于心间,就是这条路淡淡的境地,旁路不及。
其实每年春天,我常走常看的是平安路。红叶李如纷纷白雪,乱了枝头。连翘在墙上闪耀,灿黄一片。可那只是一季,若暮春过后,夏秋冬依次更替,它也是沦为寻常,只有清岚路,永远这样卓尔不群,悄然而居,仙风道骨,诗意长存,在喧嚣的当下,固守着一方宁静,只与流云阳光私语,只与清风明月共舞。
如果你来了,我的朋友,我陪你走一走清岚路,虽然它很短,很窄,但是一路有芳香,还有我这个,清岚一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