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源书乡
公交车上甲 乙 丙 丁四位老人在交谈,他们都称赞甲的哥哥是个有智慧的人。
甲说:当时他父母都是头脑灵活的人,父亲做豆腐的手艺在十里八乡无人能比。刚开始要走街串巷去吆喝着卖,后来有小贩去家里批发,父母便专职在家做豆腐。
当然村里人还是会上门去买豆腐的,父母索性就在临街房屋开个代销店,供应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因为那时候人们手里都不宽裕,许多人是拿粮食丶蛋类和水果及蔬菜来换些糖盐等物品;也有巧手的做些衣服鞋帽来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这个代销店的物品就更丰富了,相当于现在的生活超市。
在货换货的交易中,免不了讨价还价,父母有时烦了,会拒绝某些交易,也会因此争吵。但在当时他们家也算是富户,也许是仇富心理吧,乡邻们也颇有微词,背地里说什么无奸不商之类的话。
一次,老张家和父母争执,并动了手。父母很生气下手有些重,那人便叫来他的兄弟子侄们要与父亲较量。父亲在门口大声叫我大哥二哥的名字,当时两个哥哥也正值青年。
二哥风风火火的拿个扁担就护在父母面前,大哥则双手端着豆腐板,上边还有一部分切剩下的豆腐,满头是汗的坐在店门前说:爹呀,我这端着豆腐呢,张叔呀,要不等这豆腐卖完了咱再开始?
人群中不知谁重复了这句话,便有更多的人指着大哥笑着说:看见没,人家端着豆腐呢;也有人模仿着大哥的动作,使得众人大笑。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双方也被这起哄声给泄气了,恰好老村长赶来又教育了双方。
此事过后,常有人拿“我端着豆腐”来取笑大哥,也有人对不认识大哥的人指认:这就是端豆腐的那个人,父母为此是又气又急又担忧。时不时的骂大哥懦弱,担心大哥名声不好,娶不了媳妇儿。
谁知几个月后“仇人”老张家,托老村长来给大哥保媒,说他家老人称赞我大哥的品行好,要将孙女嫁给大哥。
后来大嫂过门了,两家再无怨气,且相互道歉,都说那事怨自己做的不对。
再后来大哥大嫂将小代销店发展成了超市,并在全县开了多家连锁店。他们夫妻富裕了,就捐资修路助学,建敬老院等善行。
老村长亲自推荐大哥做村长,大哥后来想让年轻人干,却一直没辞掉,直到大哥生病去世。
现在人们提起大哥,总是说村长,说起我们兄弟及后辈,都说是村长家的谁谁。
我要下车了,四位老人还在继续讲着"大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