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有人凭借着智慧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发家致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而有人却因愚昧的想法和短视的行为作奸犯科,自毁前程。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员不断流动,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更迭,新颜逐渐取代旧址,处处彰显着发展的活力与变迁的力量。
清水县周边的山地,有的被开发成了现代化的住宅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被夷为平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工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更离不开交通物流的便捷。如今的清水县,正以蓬勃的姿态,融入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
在一个新建的大工厂前,现场热闹非凡,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彩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彩色的气球腾空而起,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这里即将开启新的篇章。工厂大门两侧,整齐地摆放着两排花篮,娇艳的鲜花肆意绽放,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一条巨大的横幅高高悬挂在厂区上方,上面醒目的大字写着:“热烈庆祝明达机械城南分厂竣工投产!”剪彩台上,几位领导面带微笑,精神抖擞,手持剪刀,准备为工厂的投产剪彩,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嘉宾们陆续抵达现场,他们互相寒暄、交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宣布,剪彩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刹那间,现场鼓乐齐鸣,掌声如雷,气氛被推向了高潮。领导们整齐地站在剪彩台前,动作一致地将剪刀轻轻划过彩带,这一简单而又庄重的动作,象征着工厂正式投入生产,也预示着明达机械将迈向新的辉煌。
随后,李明达带领着领导嘉宾们参观现代化的生产线,详细介绍工厂先进的管理理念。看着领导们脸上满意的笑容,李明达心中的底气更足了,他深知,这是多年努力和拼搏的成果,也是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回顾这五年,李明达可谓是顺风顺水。先是妻子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给他带来了为人父的喜悦和幸福;而后,工厂的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利润逐年攀升,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李明达心里清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稳步发展,于是,他向父亲提议扩建厂区。
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慎重考虑,明达机械二厂最终选址在清水县的城南新区,这片刚刚开发的热土。当地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举双手赞成,一切手续从简从速,全力支持。毕竟,明达机械在南州可是零件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它的入驻,无疑将为清水县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就在一切事宜都接近尾声时,一个身穿褐色大衣的女人款步走到李明达身边,礼貌地说道:“李总,您好。”说着,她缓缓褪下黑色手套,伸出手,微笑着示意握手。
李明达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女子,只见她三十岁上下,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透过镜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智慧与敏锐。她的妆容精致而淡雅,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气质;褐色大衣的线条流畅自然,包裹着她修长的身形,整个人透露出一种温文尔雅的书卷气。
虽然不认识对方,但李明达深知来者是客,赶忙热情地伸出手回应道:“你好,你好!欢迎,欢迎。”两人握手,一触即分,简单的动作却展现出应有的尊重和友好。
“李总,您好!我叫胡月,是南州市民生频道的主编。今天随行前来,除了工作,还有个私人问题想请教您。”谁能想到,当年那个略显青涩、胖胖的姑娘,如今已蜕变成一个端庄大方、成熟稳重的知识女性。她变瘦了,也变得更加干练,脸上少了几分稚嫩,多了一些岁月沉淀下来的风霜,眼镜片也比以前厚了不少,仿佛在诉说着她这些年的奋斗历程。
李明达听后,不禁肃然起敬。他早就听闻胡月的大名,知道这个胡主编可是个女强人。年纪轻轻,没有任何背景和后台,却凭借着一身的干劲和过人的能力,一步步坐上了主编的位置。听说她今年刚满三十,至今还是单身。关于她的话题在业内不少,有人说她曾顶撞过领导,指责过上司,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公私分明,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个铁面无私的人。
李明达笑着回应道:“别人都说胡主编是成功学的百科全书,我觉得他们说得还不够全面,今日一见,才发现您是智慧与美丽的完美结合。”两人互相客套了一番,看似闲聊,实则话里话外都围绕着一个神秘的人,而这个人,李明达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
李明达将手机递给胡月,又拿起茶壶,为她添满茶,说道:“胡主编,这个道士我从未见过。不过家父当年向一个小先生求过一卦,听您的描述,和您说的颇为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
自从徐吴道离开陶德县后,胡月的思念便如野草般疯长。起初,她以为像徐吴道这样的高人,总会消失一段时间,保持着那份神秘的色彩,就像以前一样,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突然出现在面前,笑着说好久不见。
然而,时间无情地流逝,四季更迭,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那个温文尔雅、谦谦如玉的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叶林琳结婚了,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儿子。每次看到孩子们咿呀学语,奶声奶气地叫她小姨,胡月的心都会微微颤动,既为朋友的幸福感到高兴,又隐隐有些羡慕。叶文龙也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怀孕的女人。他的婚礼办得十分隆重,曾经那个吊儿郎当的少年,如今也变得成熟稳重,在京城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公司。后来,他的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
身边的人一个个成双成对,步入婚姻的殿堂,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月想要再见徐吴道一面的渴望愈发强烈。只是,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她只能独自品味时光的流逝,在孤独中期待着那份重逢的可能。
胡月是个孤儿,以前从未认真想过婚姻的模样,也不觉得着急。然而,如今她的师傅和师母却为她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陈伟夫妻没有自己的孩子,早就把胡月当成了亲生女儿。自从退休后,两人四处打听,为她介绍了不少优秀的年轻人,可胡月却一个也看不上。
一次机缘巧合,叶林琳在清水县出差时,无意中瞥见了一个酷似小夭的身影。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胡月拜托了几个老同学帮忙寻找。后来,老同学告诉她,清水县有个年轻的道士算卦很准,不过每天只算三卦,算满之后,无论给多少钱,他都会让别人第二天再来。
胡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前往清水县的广场寻找。然而,她只见到了一些打着算卦旗号、利用小伎俩骗财的假道士,根本没有看到那个她心心念念的身影。多次寻找无果后,她的希望逐渐破灭。
本来胡月也不知道李明达的事情,只是因为李铁棍老人喜欢和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经常和别人吹嘘自己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孙子孙女。和老人相识的几人,一开始半信半疑,只当是听了一个奇幻的故事。胡月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随采访车,前来见见李明达。
胡月激动地说道:“李总,不知您是否有时间,我想拜访一下李老爷子。”胡月知道李铁棍是个战功赫赫的老兵,参加过大小数十次战斗,是仅存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之一。
除了这一身份,李铁棍还是个大善人。这几年,天灾人祸时有发生,在各种救助捐款活动中,总能看到老爷子的身影。很多人都说,这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他骨子里的善良是无法掩盖的。这样的人,就应该长命百岁,无病无灾。
“胡主编客气了,我先去交代一下工作,然后我们就走。”李明达见胡月面色潮红,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便明白她和那个神秘人之间一定有着不寻常的故事。
几人回到南州市后,胡月直接前往李明达家。此时,李铁棍正陪着两个小家伙在后院玩泥巴,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胡月到来,李铁棍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她坐下,然后接过妻子递来的茶具,开始泡茶,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胡月的来意。
胡月接过茶杯,同时递上手机,说道:“老爷子,您看看,当年给您算卦的是这个道士吗?”
李铁棍笑着说:“别叫我老爷子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说着,他接过手机,仔细一看,照片中的人虽然有些模糊,但轮廓依稀可辨,确实和当年给他算卦的小先生一模一样。
李铁棍摸了摸下巴,回忆道:“没错,就是他。当年就是这个小先生给我指点迷津,我才有了这一对宝贝孙子孙女。小胡同志,你是要找他算卦吗?我也好几年没见过他了,当年的事还没当面感谢他,就听说他云游四海去了,具体在哪里我也不清楚。”
看到胡月心情低落,李铁棍关切地追问道:“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胡月赶忙摆摆手,解释道:“没什么事,他是我的一位故人,多年没见,就想了解一下他的近况。”
这次,李铁棍惊讶不已:“你是说,你和这个小先生以前就认识?”
胡月笑了笑,将他们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后来的种种经历,挑重点讲述了一遍。李铁棍听后,惊诧不已,感叹世间竟真有如此奇人。随后,他也跟胡月详细讲述了当年算卦的经过。
“当时他拿出笔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江湖小把戏。后来一想,哪有人会把蘸了墨的笔放进袖子里,那不得把手臂弄脏啊。没想到,这个小先生真的是个高人。”李铁棍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胡月起身告辞。李铁棍一家热情挽留她吃饭,但胡月婉拒了。
走出李明达家后,胡月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不知何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雨水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细的光斑,打湿了她的刘海,也模糊了她的视线。夜幕笼罩下,人影绰绰,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一片黑色之中。然而,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一个白色的身影却格外耀眼。
胡月连忙擦了擦眼镜,一股喜悦涌上心头,她高声呼喊着,同时高举手臂挥舞,试图引起那个身影的注意。可是,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连绵不断的鸣笛声淹没了她的声音。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抹白衣渐渐消失在人群里,心中满是失落和无奈。
多年未归,小夭独自踏上了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每走一步,都仿佛踩在记忆的琴弦上,弹奏出往昔的旋律。眼前的老房子、街角的小饭馆,还有那棵曾经断枝的梧桐树,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却又带着岁月的痕迹。
小夭的心如同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又略带忧伤。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身着青衣的道人,他挺拔的身姿、温和的笑容,还有那些曾经让她觉得唠叨的话语,此刻都显得那么珍贵。
此刻,小夭不再是那个行色匆匆的旅人,而是一个执着寻找过去影子的怀旧者。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多年的美好时光。
这里,留存着他们的故事,也承载着她独自成长的初体验,有懊恼,有喜悦,五味杂陈。重游故地,小夭不仅是在回顾过去,更是在寻找那些渐渐模糊的记忆。这段独特而又短暂的经历,小夭更愿意将它珍藏在心底,保持那份沉默的美好。
小夭这才发现,公子对她说过的话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饱含深意。如今回想起来,她心中满是感慨,只叹当时没有好好珍惜。雨水打湿了她的脸庞,寒风也吹红了她的双眼,这并非悲伤,而是对那些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在每一个驻足的地方,总有一段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曾经的片段历历在目,公子的温和教诲也仿佛萦绕在耳畔。
小夭去过压云山,爬上过学校的后门,住进过曾经的房间,见证过别人延续的爱情,也见过那些因积福而幸福的孩子,只是没能再吃一顿熟悉的饭菜,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如今,小夭已经筑基圆满,只差一丝契机,便可步入虚丹境界。在离开这里之前,她想去看看那些曾经相识的人。有的人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人家庭和睦,享受着平凡的快乐;还有的人生活艰辛,但依然在努力坚持。人生百态,各不相同。然而,她始终没有见到那个曾经有些扭捏的胖女孩。
“或许,这就是公子所说的,擦肩而过的缘分吧。”小夭心中暗自感叹。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他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活,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们会在怀旧中感伤,时而因回忆起美好的过往而满足欣喜,时而又因失去的时光而失落哀愁。
但最终,他们会对过往释然,平静地与过去道别。因为停滞不前,意味着对生活的放弃;只有勇敢地迈出下一步,才能迎来新的期待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