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计塔罗
生活是一个不断旋转的漩涡,你一不留神就会被带进漩涡里,成为其中跟着旋转的一部分
01
大家或许都或多或少的听过“温水煮青蛙”效应,大意是讲,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里青蛙会立刻跳出来;然而,如果将青蛙放进冷水里,然后慢慢加热,直到被完全煮熟,青蛙都不会跳出来。
尽管这个小故事在今天看来明显违背自然规律,但我认为,这个故事与其说讲青蛙,不如说当初写出这个故事的人,从一开始就是在用青蛙来反映人本身。
最近一次同学会,我遇到了多年不见的瑶瑶,与她聊天时发现他言语里满满都是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抱怨与不满,以及对其他人的羡慕,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解。
瑶瑶在毕业后力斩千军万马,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了公检法系统。当时她是不少同学羡慕的对象。但是工作了这么多年,领导虽然对她的工作能力很认可,但是要获得提拔,更多的还是需要慢慢熬年头。所以至今,她仍然也只是个小科员。
工作五年后,大学同学的这次聚会让她触动非常深。特别是那些正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事务所的同学,让她感慨大家的工作态度是那么不同。
“我现在的环境,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上班虽然忙,但是写材料、写报告、写计划……很多其实都是无聊而无意义的公文往来,”
“我想基本上,现在我只会写公文体的文字了。因为安逸,我甚至早早进入了主妇生涯,也谈不上什么事业追求了。”
但那些在社会上打拼的同学们,虽然满口辛苦艰难,但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明显和她不在一个档次上。
有研究显示,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差不多3年之后,工作环境就会产生如瑶瑶类似的“温水青蛙效应”:
环境和同事都非常熟悉,工作也基本没有太多挑战,可以说是安逸稳定,也可以说是止步不前。虽然目前的工作看来似乎难度不高,也知道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危害,但却没有接受更高挑战的勇气。
02
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满怀抱负、指点江山,很有干劲。但是慢慢的、慢慢的就逐渐失去了魄力。
还没到学校之前,就可以听到同学们纷纷说去要拿到什么奖学金,一定要做到年级前列,一定要当上学生会的会长、部长之类的雄心壮志;
后来过了一两年,变成了一定不能挂科、及格万岁,当初的豪言也随着游戏、聚会、懒惰而随风而逝。
大家都是一样,三分钟热度,时间一长,都被生活的环境同化了。所以,走出校门的时候,其实都变成了思想匮乏的劳动力,而不再是天之骄子。
由此发现,环境的同化是很多有抱负、有思维的人们失去斗志的原因。最终,来自环境的影响使他们成为庸人。
曾经有人说:“你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我想,这句话一定是已经被环境左右自身的庸人说的,因为环境已经同化了他的思想,他只能像漩涡中的其他水滴一样跟着旋转。
你虽然能改变你的形状,但是却无力改变你前进的方向和运动的速度。即使你有冲出漩涡的宏伟目标,却最终还是在周围其他水滴的围促挤拥下改变了原来的目标,适应了环境,终究只能顺其自然。
所以,尽力保证自己不被环境同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为理想不为任何金钱、荣誉、权利等所动摇的坚定信念。
唐太宗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成就,并不只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和他麾下的凌烟阁其他群臣如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最大的原因是他留下了魏徵,做自己一生的谏臣,一生的镜子;时刻提醒自己不被环境同化,成为炀帝那样的前车之鉴。
03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不想被安逸的环境所同化,除了坚守本心以外,也要有主动跳出囹圄的决心和勇气。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古有孟母三迁,正是不希望孟子身处于不好的环境中,被不好的环境和人所影响。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度的见解带来高度的收获,身处高尚之人众多的环境,与高尚的人交往,你会变得更高尚;大儒刘禹锡哪怕身处陋室,预支谈笑的也仍是可以与他“调素琴,阅金经”的鸿儒,而无目不识丁的白身。
与之相对,身处平庸的环境,与平庸的人交往,你会变得更平庸,与和你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人交往,你永远是在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进步。
近贤则聪,近愈则聩。即使你有多么聪明,你有多大能力,身在庸人当中,你也不会有多大作为。蚯蚓群里长不出蛇,蛇群里长不出龙,即使再珍贵的珍珠,如果扔在垃圾堆里,上面照样会沾满污垢。
所以,追求理想的前提是,首先不要被环境同化,不要迷失自己。一旦迷失了自己,你永远是平庸之辈!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完全地拥有自己,最大的失败就是身不由己!
时刻警醒自己,青蛙是在温水中死掉的。我们的生活越安逸,我们的理想越遥远,我们就应该时刻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被环境同化,是否还有向上一搏的魄力和雄心?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欲观自己性非异也,时刻而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