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签有以下四个步骤:
1、【做】请在原文中划出本段的重点句和重点词,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学习者的一个通用问题——赞扬别人之后他人不太接受。
第二段:对该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赞扬之后接提问。
第三段:这么做的好处。
第四段:进一步解释这么做的好处——让人觉得交流轻松、细致体贴。
第五段:延伸该方法的适用范围——闲聊场合无话可说的时候。
第六段:给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这里就是本片段的HOW部分。
第七段:预防异议,告诉读者这个方法需要平时有意识地进行练习。同时提到这样练习熟练后能升级出一种能力,作者定义该概念为“双核沟通者”,是高级学习者的特征之一。
第八段:引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让读者进一步确信该能力靠谱,从而充满动力去练习它。
2、【想】请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给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
作者给出了谈话时的一个具体应对思路,用来解决赞扬人后对方不接受导致的冷场,以及闲聊场合时双方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具体的步骤分为以下3步:
1)首先,针对对方表达的内容,准备回应的时候先把节奏放慢,在脑海里过一遍自己要说的内容。
2)其次,想想对方会怎么回应我说的内容,他会不会没什么好说的,导致对话在他那里停顿。
3)最后,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我就在我表达原本要说的内容后面再加一个提问的小尾巴。这个提问最好是针对对方表达内容的话题延伸。引出对方说出有关这个话题的很多细节。(实在想不到也可以转移其他话题提问,让对方有话可说)
3、【想+】根据上述内容,思考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的理由及该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可能的场景。(此项为自选加分动作)
可以解决问题的理由:第二段和第三段指出这么做的好处:赞扬别人后对方出于多种原因不知道怎么回应,而赞扬后问题的话,别人无需考虑如何回应,会顺着我的问题继续自然的交流。避免了冷场的局面发生。而闲聊时的交流,造成冷场的原因通常也是因为话题在某个位置中止了,这时我们主动承担起找话题的责任,并利用这个方法——在结尾加上问题的小尾巴,能够很自然地控制话题持续进行下去,从而避免冷场。
使用条件和场景:作者在第七段和第八段提到了使用条件和相关概念的解释:该方法不是拿来就马上能熟练运用的,它是高级学习者的一项能力“双核沟通者”,是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在日常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关于使用场景作者提到对人赞扬时还有很多闲聊场合。由于它的目的是解决冷场的问题,那么如果你另有目的,也不用拘泥于这个套路。比如你称赞对方是为了礼貌的关闭对话框,而不是跟对方喋喋不休的再深聊下去,那么你称赞完就不要再做问题宝宝啦。
4、【做】请将上述两步的思考结果整理成本片段的I。
见以下作业正文。
作业正文:I 复述原文:
【WHAT】片段原文开头指出了我们普遍中枪的一个问题——赞扬别人之后他人不太接受,并出现推却、反驳、攻击等行为,这可能跟我们比较含蓄谦虚的文化传统有关系,但不管什么原因,作者给出了一个很好用的万能公式来解决——赞扬之后接提问。这是一个很明确的应对思路,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避免赞扬他人后对方不接受而导致的冷场。
2)破解在闲聊场合时双方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WHY】这么简单的方法,真的有效果吗?其实书中提到,赞扬别人后对方出于多种原因不知道怎么回应,然后对方中止了顺畅的聊天,我们再继续说就变成自说自话了,但是都不出声又显得更加尴尬。而这时,在赞扬之后问问题的话,好处就来啦:
1)别人就无需考虑如何回应赞扬,会顺着我们的问题继续自然的交流,避免了冷场的局面发生。
2)同时,他们没有了回应赞扬的压力后,我们的赞扬就更容易打动对方,他们会觉得跟我们交流很轻松,觉得我们很体贴。
3)大部分闲聊时的交流,造成冷场的原因也是因为话题在某个位置中止了,这时我们能够主动承担起找话题的责任,利用这个方法——在结尾加上问题的小尾巴,很自然地就能控制话题持续进行下去,从而避免冷场。
【HOW】那么具体如何做呢,按照以下3步就非常清晰了:
首先,针对对方表达的内容,准备回应的时候先把节奏放慢,在脑海里过一遍自己要说的内容。
其次,想想对方会怎么回应我说的内容,他会不会没什么好说的,导致对话在他那里停顿。
最后,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我就在我表达原本要说的内容后面再加一个提问的小尾巴。这个提问最好是针对对方表达内容的话题延伸。引出对方说出有关这个话题的很多细节。(实在想不到也可以转移其他话题提问,让对方有话可说)
【适用边界】当然,作者在片段最后也提到,该方法不是拿来就马上能熟练运用的,它是高级学习者的一项能力——“双核沟通”,是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在日常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个方法在大部分闲聊场合都可以适用。开头也提到如果用在赞扬他人的时候也有奇效。但是,由于它的目的是解决冷场的问题,那么如果你另有目的,也不用拘泥于这个套路。比如你称赞对方是为了礼貌的关闭“对话框”,而不是跟对方喋喋不休的再“缠绵”下去,那么你称赞完就不要再做问题宝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