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宣布即将在11月底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服务,手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服务。各电信企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相关系统已于11月10号起上线试运行。(11月18日,中国之声用户端)
“携号转网”服务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近几日,“携号转网”的相关话题更是成为民众讨论的焦点。今日三大运营商公布了“携号转网”在全国推行时间,比预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然而,“提前问世”的“携号转网”就像一个“早产儿”,如果在孕育的过程中没有“发育完全”,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携号转网”困难重重,并非说转就转。政策刚出台的时候,民众叫好之声四起,这对于想要更换运营商的用户来讲可谓是“便民”“利民”的好政策。然而,进入试运营阶段才发现,这项服务并不像想象之中的那么便捷。的确有人成功办理了“携号转网”的服务,但是有些号码想要“携号转网”,却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其中备受争议的就是所谓“靓号”“吉祥号”的转网条件,用户如果想要在合约期内转网就要支付违约金。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的合约期到“2050”年才结束,这是否久得离谱了呢?
携号转网的过程“一波三折”,转网成功之后也并非“雨过天晴”。用户手机号在转网之后,可能会出现SIM卡上的信息、联系人消失;拨打、接听电话速度很慢;接收不到第三方平台发来的短信验证码等情况。这些在前期研发阶段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会逐一显现。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想要办理携号转网的业务,就需要承担丢失信息的风险。然而“携号转网”业务推出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用户不想丢失掉原有手机号信息的问题,如此一来,这项业务可以说是有点“鸡肋”。
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运营商及时地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赶走携号转网中出现的“拦路虎”,就需要运营商真正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出发,针对用户转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商讨,拿出解决方案。如果不改善服务,一味地通过合约等资格限制,运营商是无法让用户“心甘情愿”地留下来的。只有从根源上,改善服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才能真正的吸引用户、留下用户
“携号转网”政策希望为民众生活提供便利,让用户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服务商。如果运营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提早推出“携号转网”服务,那么这项服务就不可避免会有“先天缺陷”,不为服务民众考虑的服务也就“变了味道”。正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尽快加以解决,真正地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制定相关细则,莫让问题与风险阻断了“携号转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