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6日),陶白白的“前妻”发布了长文,官宣和陶白白已于两年前离婚。
好朋友连夜在吃瓜前线给我发来了战报,由于长文太长,我今早才看完(长文内容附在文末)。
我是有关注陶白白的——星座博主,人看着很真诚,但是对他妻子不太了解,于是特地去百度——鹿娇,600万粉丝美妆博主......
从鹿娇的长文中我对她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我认为她是个非常勇敢的人,敢于走出家庭的困境去寻找新生。
对于当代女性来说,在男方没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能提出离婚,真的非常勇敢。
同时也庆幸陶白白本身社会地位较高,对于离婚这件事并不拖泥带水。
1、时间线
2016年:鹿娇和陶白白相识于微末。两人当时均处于人生低谷,于是互相扶持着前行。
2017年:两人结婚,彼时鹿娇已怀有五个月身孕。
2023年5月20日:两人正式离婚。
2025年8月6日:两人官宣离婚。
2、长文内容
长文中写了鹿娇与陶白白从相识、到互相扶持、再到决定分开的经过与心路历程。
鹿娇认为,在陶白白事业有所发展之后,对于伴侣开始不太上心,日常生活缺少情绪价值的给予。
但是她却希望他能一直是“那个2016年满眼都是我的人”。
她对他还抱着热恋期的幻想。
陶白白出生于1994年,鹿娇年龄未公开,大概率与陶白白年龄相仿。
2017年结婚前,23岁的陶白白拿不出鹿娇家里要求的彩礼钱,于是找到鹿娇妈妈真诚地承诺——如果能够给他一段时间,他会用一生去证明她们没看错人。
从长文中我看见了鹿娇在身为女儿、妻子、妈妈这些角色之间切换的矛盾感,她坦言自己感受不到快乐。
3、个人分析
就像鹿娇在长文中真诚地说明这段感情的失败没有对错,只有不合适一样,我也不想分析谁对谁错。
身为女性,我能共情鹿娇。
得不到陶白白的情绪价值或许只是表象,问题的本质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从他人身上获取情绪价值?以至于一旦获取不到或是获取到的不够,我们就会对自身产生极大的内耗。
情绪价值可以等同于爱与安全感。
如果我们期盼着能从他人身上索取你生命所需要的所有爱和安全感,乃至于由此看到自身价值,这是很危险的。
一旦他人不再愿意给予我们这些——事实证明总会有这么一天,我们就会感到极度的崩溃和绝望。
向内求,爱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和价值感。
无论男女,我们都需要同时具有家庭价值和社会价值。
鹿娇在长文中也有提到:
与此同时我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思维和期待常常被社会悄悄塑造成不同的方向。
男性追求事业,拥有雄心壮志,他们被鼓励去探索世界,实现自我价值,这些本身没有问题。
但同时,女性从小就被教导,家是我们的港湾,更是我们的责任,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做一个慈爱的母亲更是首要的使命。
《鹿娇长文》
男性自生下来便被整个社会推着去实现自己的事业与社会价值,家庭价值则被当做“锦上添花”来培养。
女性自生下来则被推着去成为家庭主妇、贤内助,以便能最大化自己的家庭价值,而对于社会价值,普遍会被她的生育价值“赶跑”。
家庭价值的属性决定了它很少能被外界看见,且一旦遭遇变故离开了“家庭”,所有者便会发现自己毫无价值,这也是很多因为生育不再工作的女性,对于糟糕的婚姻都宁愿一再忍受的原因。
鹿娇敢于离开婚姻,也是因为她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底气——全网600万粉丝博主。
与异性朋友讨论时他提到——不一定要靠离婚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
我知道,有些女性确实能够事业、家庭双收,但是对于鹿娇与陶白白这个案例来说,陶白白本身的社会光环太大——全网5000万粉丝,鹿娇虽然也有自己的事业,但是跟陶白白的事业比起来小巫见大巫。
我们并不是要比较谁更有能力,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之“社会的惯例”,女性更加容易承受多方压力,使其成为某某的贤内助。
即便在我做博主的那几年,我收获了许多的成就但我依旧内心匮乏,我听到自己灵魂的锁链在哗哗作响,渐渐的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长期的内耗让我觉得自己是他的附属品。
对于我来说,承担家庭的责任却似乎成为了我人生的主旋律,甚至唯一的舞台。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对等,让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我渴望支持他的梦想,为他营造温暖的后方,这是出于爱,但与此同时,我心底那个微弱的声音也在问我自己,那我的梦想呢,我的人生版图又在哪里,他给我规划的安排好的一切也是基于他想要的人生。
《鹿娇长文》
鹿娇去做美妆博主这件事情,我认为本身就属于婚姻中的自救行为。
她发现自己需要的爱和肯定从伴侣身上求而不得,于是她转而去寻求社会价值。
结果失败了,她还是感觉不到快乐。
这时她才明白,眼前唯有离婚一条路。
4、网友反应
网友的反应两极分化严重,大致有三种:
①赞扬鹿娇能勇敢地去做自己;
②认为鹿娇“吃饱了撑得”,放着这么好的男人不要却选择离婚;
③心疼陶白白,这么用心地经营这个家,却换来离婚的结果;
网友评论节选:土象可能真的无法共情吧,就对于土象来说,我把你放在未来的规划里面,是土象能给到的最大的浪漫和诚意了。但是这一段她说她清晰的知道陶白白的蓝图里面只有为她好的笃定和怕她摔跤的焦虑,但是因为她自己自身系统的缺失和缺爱,她把离婚当成是自己的执念,离婚了就是自由,结婚了就是禁锢,把对方辛辛苦苦打造下来的家和港湾弃之不顾。
我是第一种,所以对于后面两种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人要先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只有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了才有余力去考虑别人的需求。
就鹿娇而言,在这段婚姻末尾她感觉不到爱和快乐,她在自己都难过得要命的情况下,还必须要考虑离婚会不会对男方造成伤害吗?
陶白白可能真的尽了最大的诚意去维系她们的婚姻,但是,人的感受是不会骗人的。
无论他做得有多好,鹿娇感觉不到快乐。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不犯法且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尽己所能去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如离婚),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正如鹿娇在文中所说:“如今我也领悟到,当个体尚未完成自我成长,在缺乏安全感和缺爱的情况下,确实难以经营好亲密关系。”
对她来说,真正的自我成长发生在离婚之后。
我有时会想,在鹿娇在23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娃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20~30岁是我们成长和学习的黄金时段,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去充分经历个人的蜕变与成长(而不是将时间花在其他人身上),这之后再去考虑是否踏入婚姻这个人生问题,也许更加能够收获成熟的亲密关系。
不过鹿娇给已婚想离人群打了个样——正是因为两年前她勇敢离婚,现在她收获了自己真正感觉快乐的人生。
我也希望大家都能越来越好,不要在困境中束缚自己,消耗自己,找到快乐,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感谢所有给予我们善意的朋友。
我希望我传达的正向的能量,而不是让大家看到对于婚姻的绝望。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段失败的婚姻,而是彼此看到了失败的自己,变成了更好的人。
《鹿娇长文》
就像我的好朋友将这件事分享给我时说的一样——希望看完这篇文的你也有勇气去追求你想要的人生。
以下为鹿娇长文原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