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产品》的作者阿尔贝托·索维亚是谷歌第一任产品总监,带领“谷歌广告”走向了巨大成功。他研究了众多失败的产品案例,并总结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打造爆品的创新框架。“The Right It”在我看来就是新的产品思维、新的产品开发工具或模式。
在过去的产品开发实践中,我们产品开发工具主要是下面三种工具:
首先是模仿,《模仿的技术》让我们不怕“山寨”这个词,它还原了模仿要成功的秘笈、创新的准备。模仿需要成本,但比起创新来说它靠谱得多了。
第二就是定位,与“模仿”这个工具一样,“定位”理论也带给我们创业的成功,它在我们扩充产品品类及品牌宣传时提供了工具。“定位”“心智”“品类”一度成为我们开发新产品及市场时的热词。当我们成功或有人成功开拓占领某个品类后,领先者及跟随者大家都往细分市场钻,所谓差异化。里斯先生用了一个品牌的大树来回答——分化。新品牌的诞生来自于品类分化,每一次品类分化,都是诞生一个新品牌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利用消费者的心智,来建立我们的品类。《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就是定位理论的基础和原点。张磊的《价值》从工业化、标准化、大流通产生的年代说起,诠释了定位理论的时机。帕特·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以“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经济、成本优势。”这四点诠释了巴菲特的“护城河”。“定位”理论正是帮助我们建立品牌护城河。
第三就是“颠覆式创新”,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破坏性技术)为我们在突破原有框架,以更便宜、更简便的技术挑战所谓更优秀的企业的主流技术时提供了方向,或者应该将之“视为市场营销挑战,而非技术挑战”。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让我们目睹了各种颠覆性创新,理解颠覆发生的逻辑,而《创新者的任务》始终在说一件事:如何让颠覆性创新操之在我而不是撞大运,如何有方向、有策略、有方法、有流程地实施颠覆,创造可持续的“爆品”。克里斯坦森的这个创新方法论就是“用户目标达成理论“(Jobs to Be Done)。理论的本质直指创新不是关注人们当下的购买需求,而是关注人们潜意识中希望完成的任务,这才是创新成功的秘诀。通过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态度与行为,并结合市场环境的量化数据,“用户目标达成路线图”得以让企业洞见趋势,开拓创新,赢得市场。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用户目标达成路线图”的理念切实可行。克里斯坦森在《繁荣的悖论》的“未消费市场”正是这个“焦糖布丁”创新方法论的演绎。
今天,在大数据时代,《做对产品》为我们带来了适合这个时代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作者对此也给出了一个定义:先确保你在构建“正确的它”,再确保把它构建正确。怎么才是正确的它?
平台上的“生意参谋”“排行榜”“热词”给了我们答案,别人怎么做你就要怎么做,别人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某时某刻某类人群某个地域干了什么你都知道,虽然每个人还可以像“定位”理论一样将你的产品个性化,都可以有机会单点突破,但是我们网中人都知道,平台会将你的店铺及产品标签化并推荐到已被标签化的用户,我们希望有这个标签,并且不要混乱才转化率高。但有时又痛恨这个标签。因为平台已将你格式化,你怎么摆脱这个标签都不会奏效。平台会通过数据教你该怎么怎么做,你就这样套格式套出一个属于你的产品及内容,例如迎合成分党、跑分机的产品。这个大数据时代牵制着我们,坚持小而美可能会被时代鄙视,被如鱼得水的人鄙视,如果还要反抗,不忠于算法、不喜欢算法,那就只能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痛苦挣扎。
《做对产品》下一步强调了要用这个大数据,但关键是用YODA你自己的数据(your own data),OPD他人的数据(other people’s data)只是参考。它介绍了三类工具来帮助你收集、分析和理解YODA,它们分别是:
1、思考工具,可以帮助你明确你的创意和需要收集的数据。
2、预型工具,帮助你在市场上检验创意,以便更高效地收集YODA。
3、分析工具,帮助你客观地理解你所收集的数据,并帮助你把数据转化为决策。
上面的所谓三类工具其实就是《做对产品》给出的“预型工具”的三个步骤,没有任何方法或工具集能给你100%成功的保证,但只要使用得当,预型工具可以帮助你判断一个创意是“正确的它”还是“错误的它”。
如何解决空想这些问题呢?作者提出了一个词“傆型”(pretotype)及“预型”(pretotype)的概念,这是本书的核心,在产品都没有之前我们先去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都还没有产品,我如何去验证它?
作者提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土耳其机器人预型。曾经有个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非常厉害,国际级水准,有些人怀疑它肯定不是个机器人,里面估计坐着一位国际象棋大师,伪装成一个机器人。接着作者又讲了一个创意:在干洗店提供自动折衣服务。那么,与其造出这样一台机器,要投入资金、人力进行研发,不如先做一个假的“门”放在那里,用户只需投个币,然后过一段时间洗好的衣服就会被折好了送出来。其实这个门是个幌子,背后其实是一个人在那里等机器洗完衣服然后将其手工叠好送出来。但是他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检验有多少人会来用这个东西,多少人真的会用而不只是感兴趣。如果大家都只是在看热闹,而没有人用,那就没有意义,因为这表示用户不觉得你的产品能帮他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我们如何度量这个产品是否可行?我们的目标群体有这种需求吗?有没有一种量化的方式?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无法度量,你就无法改进,或者无法真正做到。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度量的工具,去度量目标群体愿意投入它的切身利益的程度。作者给出的工具叫切身利益卡尺,用这个“尺子”去量一量就知道了。
我们要通过检验用户是否愿意投入一些时间、发一封邮件、支付一些钱或者参与共同策划等,来判断他们对产品的需求程度。
接下来具体怎么展开推出新品呢?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作者给出了挑选、使用预型的4个战术。
第一个是全球化策划,本地化测试。通俗一点来讲,我觉得可以叫高瞻远瞩。好像现在人们比较喜欢提“终局思维”这个词,就是说我们要从全局来思考问题,想一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就是愿景思考,我认为这是全球化策划的内涵。有了一个大的愿景之后,我们还要脚踏实地去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本地化测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走出去一步,看一下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走下一步。
第二个是现在测试远比以后测试好。如果一个项目终归要失败,那么我投入10元钱就失败了肯定比我投了1万元后才发现失败要更好。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精力投入其他真正能创造我的价值、让我有一个更好的人生的地方。
第三个是我们要不断地琢磨便宜、便宜、更便宜,或者叫追求更低成本,但这里主要是我们要去验证自己想法更快速,更便宜的,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更小的投入,绞尽脑汁去突破。
第四个就是先调整再翻转,再谈是否放弃,其实就是腾讯不断执行的微创新,微信就是通过不断更新达到现在的状态,并且还没完。所以作者说如果你尽早制作创意预型并持续进行微调,你就能避免遭受关键转型的重创,并显著增加最终实现“正确的它”的概率。10次小微调好过一次痛苦的关键转型。
《做对产品》和盘托出了谷歌等大公司在大数据时代新的产品思维、新的产品开发工具和模式。对于我们,包括什么工具都只是工具而矣,能减少失败率提高成功率,只要用得称心就行,没有对与错。回应本书的初衷:“失败,成了我的宿敌。击败它,成了我的追求。教别人如何击败它,成了我的使命。”感谢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