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XX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XX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
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汾阳堂”是郭氏众多堂号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什么是汾阳堂?汾阳堂起源于唐代中兴名将郭令公子仪,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国公进爵为汾阳郡王。唐时汾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汾阳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时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旧望地所在。汾阳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贯所在地。郭令公祖籍华州(华阴),是新望。他出生于长安常乐坊寿州刺史郭敬之宅(见《郭公神道碑》)。所称汾阳堂是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汾阳堂”,本是厅堂的名称,是汾阳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来用作汾阳王的族属和后裔的代称,即堂号。
河南大梁(开封)郭氏,江苏徐州(彭城)郭氏、如皋郭氏、常熟郭氏,江西吉州、宜春、万载郭氏,浙江桐庐、东阳郭氏,湖北浠水郭氏,湖南武陵、湘潭、湘乡郭氏,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南安郭氏,广东潮安郭氏,台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郭氏,大都称汾阳堂。汾阳堂又称满笏堂,是由于汾阳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每逢退朝时,笏(圭)版满堂,琳琅满目,说明他们效忠国家者多,故称满笏堂。汾阳堂亦称点颔堂,由于郭令公“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点头)而已。”(见《唐书》本传)如湖南中湘沙头郭氏便称点颔堂。汾阳堂又称忠武堂,由于汾阳王“谥曰忠武”,如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郭氏皆称忠武堂。所有汾阳堂、忠武堂、满笏堂、点颔堂,大都表明他们是汾阳王后裔。
小时看《打金枝》的戏和电影,开始对汾阳王郭子仪有了印象,以后又陆续接触了一些史料,方知郭子仪不仅是位教子苛厉的严父,而且还是位“再造唐室,功盖天下”的历史名人,出将入相。
康熙帝: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非其得于天者独厚也,良由笃棐谦冲,不敢以功业自矜,故能终身显荣,声施后世。观其自谓不能禁暴,乃遭天谴数语。其虚怀卓识过人远矣。
乾隆帝:自古大臣出将入相,为国安危者,必有忠诚之德,经世之才,有以扶危安邦定国;然后立非常之功,万世之业,汉之孔明,唐之子仪,信其人也。二公以忠正老成,为当世人望,加以非常之才功盖天下,是故亮殁而汉亡,子仪存而唐复。古今所称,不可诬也。当天宝之乱,明皇幸蜀,肃宗嗣位,河南、河北皆为贼有。蜂屯蚁居,不可耙梳,而子仪以朔方之兵,平定中原,收复两京,唐祚中复,其有功于唐大矣!天下略平,大局略定,谗臣伺图,夺其兵权。然朝命夕至,无绒于心,单骑克敌,感以诚信,非笃于君臣之。义动天地而泣鬼神者,能之乎。平生事,上忠御下恕,待人和,将诚,故朝恩以小人而知化。承嗣以使用傲狼而拜使,回纥以蛮豹而慕,灵耀以据汴而卫,勋名显烁,千古不朽,惟其忠义笃诚深限于心故也。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郭暧,字暧,子仪第六子,以太常主簿尚升平公主。暧年与公主侔,十馀岁许昏。拜驸马都尉,试殿中监,封清源县侯,宠冠戚里。大历末,检校左散骑常侍。建中时,主坐事,留禁中。朱泚乱,逼署暧官,辞以居丧被疾。既而与公主奔奉天。德宗嘉之,释主罪,进暧金紫光禄大夫,赐实封五十户。寻迁太常卿。贞元三年,袭代国公。卒,年四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初,暧女为广陵郡王妃。王即位,是为宪宗。妃生穆宗。穆宗立,尊妃为皇太后,赠暧太傅。四子:铸、钊、鏦、銛,铸袭封。
【祖先】
高祖:郭昶,隋朝凉州法曹掾;
曾祖:郭通,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
祖父:郭敬之,寿州刺史,赠太保;
父亲:郭子仪,唐朝太尉、中书令,册号“尚父”,封汾阳郡王,赠太师。
【妻子】升平公主
郭暖夫妇之女懿安皇后郭氏为唐宪宗皇后,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皆为太后。
郭暧和升平公主有三子一女,女儿郭氏为唐宪宗李纯原配妻子即懿安皇后郭氏。广陵王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郭氏被封为贵妃。郭贵妃生唐穆宗李恒、岐阳庄淑公主。唐穆宗登基后,尊郭贵妃为皇太后,赠郭暧为太傅。
【儿子】四人,皆升平公主所出:
长子:郭铸,京兆府参军,官至卫尉卿、太子左庶子,先于母亲升平公主而亡,赠工部尚书。
次子:郭钊,右卫仓曹参军。妻子沈氏,唐代宗女儿长林公主之女。
三子:郭鏦,右赞善大夫,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充闲厩宫苑使,娶唐顺宗之女汉阳公主李畅,赠尚书左朴射。
四子:郭銛(786年-822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宫苑闲厩使、驸马都尉、娶唐顺宗之女西河公主。无嗣,以公主与前夫沈翬之子为嗣。
【女儿】有史可查者两人,皆升平公主所出:
懿安皇后郭氏,为唐宪宗贵妃,唐穆宗生母;
次女郭氏。
郭暧一门不但有五人为当朝驸马,而且有一女成为宪宗皇后。宪宗李纯在即位前为广陵郡王时,取郭暧女为妃。广陵王父唐顺宗因为郭家对朝廷有特殊的功勋,加之昭懿公主又一直显贵于朝廷,因而对郭暧此女也特别优待。宪宗即位后,晋封她为贵妃,对她格外恩宠。元和八年(813),群臣连续三次上书,请求立郭氏为皇后,宪宗考虑宫中矛盾重重,害怕另生事端,于是没有正式立为皇后。但郭氏生一子,名李恒,被立为太子,后来又成为穆宗皇帝,因而郭氏虽未正式立为皇后,但实际上已处于皇后的地位了。
穆宗李恒即位后,首先给其母郭氏上尊号为皇太后,赠外祖父郭暧为太尉,外祖母昭懿公主为齐国大长公主,舅舅郭钊为刑部尚书,郭[金从]为金吾大将军。穆宗将其母郭皇后移居兴庆宫,每月三次率百官前往看望。每逢节日庆典,后宫内外贵妇前往祝贺,车骑壅塞了道路,金玉珠宝之声充满宫廷。穆宗更为孝顺,千方百计让其母高兴。郭皇太后曾游览骊山,在山上留连忘返,穆宗命令景王领禁军随从,并亲自到山下迎接,与其母欢宴数日才回到宫中。穆宗去世时,宦官中有人策划要郭皇太后临朝称制,郭皇太后斥责他们说:“你们是要我仿效武则天吗?现在太子虽然幼弱,但可以选德高望重的大臣辅佐,我为什么要干涉朝廷的事呢?”由此,内外对郭皇太后更为尊敬了。
敬宗李湛即位后,给郭氏上尊号为太皇太后。敬宗即位一年多也去世,郭太后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定,立即召江王李昂进京,即皇帝位,是为文宗。文宗生性谦虚孝顺,对太后十分有礼貌,凡是各地进贡来的瓜果海鲜与四方珍奇,一定先用来祭祀宗庙,然后送给三宫太后,剩下的才留下自己使用。
接替文宗的武宗皇帝李炎喜欢打猎游玩,角斗武打,选了许多年轻力壮的少年,经常出入宫中。一天武宗给太后请安,问太后:“怎么做才能成为盛世的天子?”太后告诉他:“谏官的上书应当亲自审阅,认为可以采纳的建议应当及时采纳,认为不可采纳的意见应当去问问宰相。不要拒绝正直的批评,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要使忠臣良将成为自己的心腹。这样做,就会成为盛世天子了。”武宗听后,很受启发,回去后即拿出大臣的奏章一一审阅。从此以后,武宗勤于政事,很少打猎角斗了。
郭太后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由于郭太后行为端正,事事从大局考虑,且具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和处理政事的能力,因而历朝都受到宫廷内外的尊宠,享有很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