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里,时间有三个点:已追不回的从前,稍纵即逝的当下,以及毫无所知的未来。原先我以为,这三个时间点的铺排是直线性的,但后来我发现,有些人把生活的中心侧重在某个时间点上,使之棱角凸显,进而拼成一个三角形状。
曾看过一篇文章指出,抑郁症候群的发病时间已经提前了,现今流行的病症是“星期天忧郁”。星期天中午慵懒地醒过来,一想到无所事事的周末仅剩如何都留不住的半天时间,心头就郁闷不堪。所有的不快乐都与星期天扯上关系,好似只有星期天才可以是快乐的,或感觉超级棒的。为何人生的动力一到了星期一就荡然无存了?倘若大家都把快乐建筑在周末的时间上,每个星期的开端就对周末的到来引颈期待,时间的意义是不是被打折了,快乐是不是也被消损了?
小时候若是一心二用,一边走路一边看捧在手中的故事书,大人就会叨念:看脚下,走好路。现在当我一边走路一边滑手机,身边的人则会叮咛:看前面,看前面。我们都要往前看,偶尔才回顾过往。还有两个月才到年底,就已经有人在问:你明年有什么宏图大计?做工作评估常被问询,对于未来5年至10年的个人展望与憧憬。我有时好想任性地回应:没有,我还没有走到未来的路上;我只想听从小时候的劝告——走好路,看脚下。
我们总把希望寄托给未来,以为来日方长,以后再说吧!可是,路可以掉回头走,时间却回不来啊。我们所做的某些决定或采取的心态,其实就预支了未来的事情。若一味把重心放在未来的时间点上,我们能换得的或许是多多少少曾被折现的人生。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无须与时间角力,只要看脚下,走好路,一步一脚印,即可踏实地抵达每个时时刻刻。我想,尊重时间兑现的每时每刻,就是彰显时间应有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