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书评

花了很短的时间看完了全书,因为之前也看过东野的白夜行嫌疑人等,所以我是知道书中到最后必定会有推理的惊喜给读者,不能说是惊喜,应该是剧情的跌宕起伏,因为比起这种杀人事件来说,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看完全书,仅仅是以 恶意 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三百页的文字,我觉得太简单,而且不够有说服力。而且剧情反转,到最后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觉得作者有点烂尾的嫌弃,说到后面我都看累了,这个故事实在真的有点长啊...有一种终于讲完了的赶脚,说这样的话真的怕被打(手动再见..)

摘抄: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的那份轻蔑,我想这有必要澄清一下。

在你心里的一个人,你比他/她自己还了解他/她,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格人品都很好,做人都很好,对你也很好,方方面面说明他是一个正常的人,就像小说里面的日高邦彦,但是你却就是对这个人喜欢不起来,从来都是看着就是不爽,他越好,你越不爽,怎么写着写着有种嫉妒的发疯的嫌疑???嫉妒在前,然后产生的恶意??不是很流行 羡慕嫉妒恨吗?这个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故事...真是感觉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我们其实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其实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恶意吧。

但是作者花这么多功夫去剖析恶意这个心理,想必并不是只想撕开心灵的伤口吧,就像主人公野野口老师,校园暴力事件是他不想再提及的伤痛,而近期想写出这本《禁猎地》的日高邦彦翻出的校园暴力时间的老照片触及了野的伤口,成了整个案件的导火索。而滕尾一再想帮《禁猎地》的主人公,也就是她的哥哥讨一个名誉的说法,而日高却一直为野野口保守了秘密。但野的心理并不这么想,为什么好人都给日高做了,这种来路不清的恶意,虽然日高一直是正面形象,但正是这种越正面,越让野野口觉得火大,越想诋毁他的人格,写的我也好累(笑哭笑哭...)  其实,真的是在一个的选择上面,如果你选择做一个好人的话,如果你坚持内心的原则的话,真的都是在一念之间。看山是山,中间很多年过去了...看山还是山。

写在最后,如果送一整套的东野给别人,相比一下子看这么多东野的作品,我觉得这个人心理肯定不好受,因为每本都是对 心灵很深层次的剖析,看完剧情倒倒是跌宕起伏,但是阐述的思想真的就看你自己体会了(尴尬尴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恶意》,东野圭吾先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反反复复咀嚼一段密室谋杀案。在阅读的过程中,加贺...
    夏玉银阅读 377评论 3 1
  •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一个人的恨意是多么的强大,大到你死了也不够,我要你死的身败名裂,要你得荣誉都灰飞烟灭。因为,你...
    远寒阅读 367评论 2 0
  • 一直以为推理小说中,凶手杀人作案都会有一个杀人动机,而为了这个动机布下一个局,以达到自己心狠手辣的目的。 一直以为...
    _妄想症阅读 954评论 0 1
  • 斐波那契数列 1、树木的新枝生发规律 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
    Friz阅读 1,161评论 0 0
  • 如果你看到过我的过去,一定惊讶我的现在。 如果回到24岁,我一定会多爱自己一点。 一心想着别人,就会忽略掉自己,没...
    懒姑娘12138阅读 40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