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临终托孤,未婚夫竟为她娶了我,真相揭开时我……

阿姐临终时,托沈柯照顾我。

沈柯是她的未婚夫婿。

为了履行对阿姐的承诺,他不惜娶我为妻。

而我知晓一切真相的时候,正满心欢喜地给刚出生的女儿做小衣。

1

囡囡三岁时,我终于拿着已经写好三年的和离书走进了沈柯书房,置于他桌案上。

沈柯不在。

这几日大理寺忙着整理旧档,他这个少卿也已连着数日鸡鸣上朝,夜半方归。

「阿娘,您要走了吗?」囡囡扶着门框露出半个脑袋,眼巴巴地望着我。

我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她脑袋。

「囡囡对不起,原谅阿娘的自私。」

囡囡吸了吸鼻子,努力忍住了眼泪。

摇了摇头道:「囡囡知道阿娘过得不开心。离开了阿爹,阿娘就会开心一些吗?」

我低头看着她稚嫩的脸颊。

囡囡早慧,三岁便已十分懂事。

大概是母女连心,她比所有人都要懂我。

原本我打算待她长到五六岁再离开,可待在沈府的每一日都叫我难熬。

而所有人都会觉得,我身为大理寺少卿夫人,独得沈柯的宠,还能有什么怨怼?

无人懂我,除却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

我牵着囡囡的小手往外走。

囡囡突然问我:「阿娘,您能说说姨母吗?外祖父与外祖母总说囡囡长得像她,可囡囡却从没见过这位姨母。」

我脚步一顿。

目光再一次落到囡囡纯澈的小脸上。

有些恍惚。

确实,很像。

我与沈柯生的囡囡,竟是与阿姐像了个七八分。

心头蔓延出一丝苦涩,却不过一瞬而已。

「你姨母啊,在你未出世前便去世了。」

「那为何外祖父外祖母总要和囡囡提她,囡囡的娘亲是您,又不是姨母!」囡囡的小脸儿气嘟嘟的。

我忍俊不禁。

心中又有些酸涩。

能叫小小的人儿都厌了,看来父亲与母亲的确在囡囡面前提过不少次阿姐。

也难怪,阿姐是府中明珠。而我自小便是那个蒙尘的石头疙瘩。

人人眼里只看得见阿姐,却是看不见我的。

囡囡对阿姐着实好奇,我便领她回了沈柯书房。从一排书卷之后,寻到了被好生藏起来的画像。

展开后囡囡看了一眼,便指着画像上的人儿惊讶叫道:「呀阿娘,她长得与囡囡好像!」

「她便是你姨母,宋檀月。」

我把画像收起,放回原处。

自三年前第一次在沈柯书房发现阿姐的画像,如今我早已能波澜不惊地面对这些事实。

离开时,囡囡拉着我的手。回头看了那书架上画像的位置好几眼。

「阿娘,囡囡觉得,囡囡还是像阿娘多一些。」

我安抚地摸了摸她小脸蛋笑道:「你是阿娘生的,自然是像阿娘。」

2

自生下囡囡后,我便与沈柯分了房住。

沈柯也从未问过为何,每日下了值便过来看看囡囡。偶尔会留下用饭,但我却未再留他过过夜。

彼此相敬如宾几年。

如今要离开,收拾收拾也不过两个包裹的行李。

当初我嫁进沈家,用的是母亲为阿姐置办的嫁妆。

这些我自是不会去动。

嫁给沈柯几年,倒是攒下些体己。将来去了外面,也足够我租个小院安然过上一生。

只囡囡在我收拾东西的时候总是粘在我脚边,一口一个「阿娘」,差点叫我丢了包袱不走了。

我无奈地把她抱起来:「是不是还想听听你姨母与阿爹阿娘之间的故事?」

囡囡有些心虚地点了点头。

罢了,小孩儿最是好奇的年纪。

何况我这便要走了,我们之间的关系纠葛说与囡囡听也无事。

总好过将来等她大了,被其他有心人在耳边嚼舌根瞎说的好。

「囡囡你瞧——」我指了指院中藤架下的秋千。「你平日里最喜荡秋千,阿娘就在你身后轻轻地推。」

「你姨母小时候,阿娘也是这般推着她的——」

3

我的阿姐,是京兆尹宋参远的掌上明珠。

自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大小姐。

而我自五岁前便被养在乡下庄子上,五岁时才被接回宋家。

无人知道我亲娘是谁。

我也曾问过,但府里的丫鬟婆子对我的身世讳莫如深。

我想我的出生大概是不甚光彩的。

阿姐虽受府中上下宠爱,却没养成刁蛮的性子。

她温柔和善,对谁都是笑意盈盈的。因此所有人都很喜欢她,主母更是常搂着她唤她「亲亲宝儿」,这份宠爱就连阿兄都比不上。

我被接回府后父亲和主母都不待见我,唯有阿姐会时常来找我玩。

可我没有阿姐的心思纯善,多年来养在乡下庄子受尽欺负。挨过饿,受过冻,遭过打骂,早就将我养成了阴暗狭隘的性子。

我妒阿姐。

明明都是宋家的女儿,凭什么她能当明珠,而我只能是角落里的石头疙瘩?

因此那一日,我故意用力将阿姐的秋千推到高处。

看她重重地摔下来,嘴角勾起恶劣的笑。

丫鬟婆子惊叫一片。

看阿姐磕破了鼻子糊了一脸血,一个个吓得脸都白了。仿佛被磕破流血的是她们自己。

梁嬷嬷走过来,对我扬手便要打。

「二小姐,您小小年纪心思怎可以这么歹毒?」

我看着她高高扬起的手,心中不但没有害怕,甚至还有一丝报复过后的快意。

你看就连阿姐身边的奶嬷嬷,手掌亦是一点老茧都没有。而我口口声声被她们称作二小姐,手上却布满了老茧和旧伤。

梁嬷嬷最终没有打下来,阿姐喝住了她。

她推开围绕她的丫鬟婆子,走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柳不是故意的。她是我妹妹,做阿姐的自要信妹妹!」

那时我看她的模样,只觉得虚伪得很。

因为那天晚上,主母让梁嬷嬷打肿了我的手心。扣了我本就不丰盛的晚饭,叫我挨着饿在柴房过了一夜。

所以哪有什么姐妹情深,我与阿姐注定是合不来的。

4

阿姐十二岁时,主母开始为她相看亲事。

城中青年才俊皆被挑了个遍,不是嫌这门第太低,便是嫌那后宅不宁。

如此相看了半月,主母突然叫兄嫂带我与阿姐一同去相国寺烧香祈福去。

兄嫂嫁进来一年有余,肚子一直没动静。相国寺香火旺,据说求子十分灵验。

只是不知为何要带两个小姑子一同前去。

主母并未说明缘由,临行前将我叫到跟前。

厉目上上下下打量我片刻,带着明显的嫌恶,以及一些说不清的情绪。

她道:「你若安分些,待过两年我便给你寻个妥帖的人家。」

我只木着脸没什么表情。

谁稀罕嫁人?

见我这番模样,主母眼中的嫌恶更胜。

挥挥手便要我退下,仿佛多看我一眼都嫌脏。

去相国寺的路上,阿姐一直叽叽喳喳左顾右盼耐不住性子,眉眼间却比平时还要明亮几分。

我这才晓得,陪兄嫂祈福不过是个幌子。

主母早就为她挑好了未来夫婿人选,此次便是寻个由头,让她自个出来看上一看。

「阿柳,听说那沈家是个清明人家。家中子嗣也有不少出息的,父亲时常夸赞他们。待我瞧瞧那沈柯是个什么模样,回头也让母亲为你相个沈家儿郎,这样你我即便出嫁了也能时常见到了!」阿姐兴冲冲道。

兄嫂打趣她姑娘家家的,不该把嫁不嫁人挂嘴上,阿姐却浑不在意。

而我并没有搭话。

心中清楚,主母这般厌恶我的,断不会叫我同阿姐嫁进同一家。

沈家,我是高攀不上的。

阿姐蜜罐里泡着长大,太天真了。

刚进相国寺,外边就下起了雨。

我才发现,刚上山来的一路上,竟把从小一直随身带着的铃铛弄丢了。

那铃铛自我出生就未离过身,如今没了,我是一丝儿心思都无。

便趁着人不注意,偷偷溜出了相国寺。

打算顺着原路一路寻回去。

行至半路,却见阿姐撑伞匆匆找来,身边无一丫鬟跟随。

「我见你不见,便想着出来找找。外边雨下得这般大,你怎么也不记得带把伞!」

阿姐气喘吁吁。

我劝她回去。

她却不肯。

执意要与我一起找。

可雨下得越来越大,山路难行,终究是叫她滑了一跤。

我伸手去拉她,也带着一起摔了个屁股蹲。

身娇体弱的女儿家,这一跤便扭伤了脚。

半山腰上一个人都无,我只好将她稍加安顿,便冲下山去寻人相助。

不知跑了多久,双脚已经叫泥浆灌湿了鞋袜。

方听得哒哒一阵马蹄声。

一人斩开雨幕,纵马而来。

行至我跟前停下。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男子声音清朗。

而我叫雨水糊了眼,看不清他面容。只道:「我是京兆尹宋家二小姐。我阿姐崴了脚在前边,若是方便的话还请公子能帮上一帮。」

5

那日我终究没能找回我的铃铛。

兄嫂得知阿姐受伤后忙不迭地回了城。

他们走得太急,以至于将我落了下来。待我徒步行至城门时,整个人已如落汤鸡一般狼狈不堪。

待回了宋府,还未喘息片刻就被盛怒的主母下令关进了柴房。

因阿姐半路就发起了热。

而我大概是天生贱命,裹着湿透的衣衫饿了一天一夜,也仅仅是有些疲惫而已。

这之后,我就被禁了足。

主母禁止我再接近阿姐。

我也不稀罕。

只想寻着机会出去找我的铃铛。

听说,那日半路被我拦下的男子是沈家大郎君沈柯,亦是主母为阿姐相中的未婚夫婿。

听说,阿姐病中沈柯时常前来探望。待阿姐病愈后,二人的事已心照不宣。

而我也终于寻了个机会逃出了府。

只是才不过一个拐角,便叫沈柯遇上了。

「二小姐一女儿家,独自出门并不安全。要是叫檀月知晓也会怪我未能护好你。二小姐,随我一起回去吧。」

我便被这么带了回去。

之后我就像是与沈柯犯了冲。每每出走,总会落到他手上。

几次下来,竟是连城门都没出过。

事情落到阿姐耳中,她支开了梁嬷嬷来我院中看我。

拉着我的手满含心疼道:「阿姐知道你过得苦,阿姐会代父亲母亲补偿你。待阿姐成了亲,就把你一同带去沈家。」

带去沈家做什么,做她的滕妾?

阿姐可真会想。

我把阿姐赶了回去,再也不愿与他宋家人说上一句话。

6

阿姐在与沈柯定亲第二年突然就病了。

大夫们在内院进进出出,就连太医也被请来过几次。

阿姐在苦涩的药味和太医的叹息声中,渐渐衰弱下去。

这段时日,整个宋家愁云惨淡。

就连兄嫂生下一男孩儿,也未能带来多少喜气。

主母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日日前去佛堂为阿姐念经。

有时她也要刚出月子的兄嫂一起。

唯独没有叫过我。

这几年我被丢在后院,怕是早就将我给忘了。

阿姐不好了那晚,所有丫鬟婆子聚集到她院中。房门外站了一排面色凝重的大夫,主母不断唤「宝儿」的啜泣声敲打在院中众人心中。

我的小院子也没了人看守。

原本,这是我逃走的最好时机。

可我却不知怎么,竟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佛堂中。

我是最不信佛的。

若是佛祖有灵,当初在庄子上我挨打受饿的时候求佛祖,就不会一个来救我的人都没有了。

可我还是跪在了佛堂中。

我虽嘴上说着不喜欢阿姐,但我知晓,她是整个府里对我最好的人了。

可惜佛祖到底是没能听到我的祈求。

阿姐还是走了。

阿姐走的那日,我在她的院外看到了眼眶通红的沈柯。

府里人都说,沈柯是个痴情的人儿。

即便知晓阿姐时日无多,也执意与她定下了婚期。

昨日阿姐弥留之际,亦是沈柯一直陪伴在侧。

阿姐果真是被所有人爱着啊。

沈柯的面上已有一层青髯,眉眼间尽是憔悴,看向我的时候如一潭静水,无波无澜。

只一眼,他便转身离去。

7

阿姐走后,主母便病了一场。

待她病好,突然便把我叫了过去。

我规规矩矩地立着,而主母却一直凝视了我许久。

那眼神除了厌恶,更是掺杂了一些别的情绪,叫我琢磨不透。

她说阿姐离世前求她好好待我。

她给我选了两条路。

一条,她为我选个家世清明的人家,嫁了。

第二条,便是给我一笔银子。从此远离京城,再也不要出现在她宋家人面前。

我自是选择第二条。

我不知为何她会如此厌恶我。

反正我也不稀罕当宋家人。

我拿着银两很快便出了城,兜兜转转数月,才在千里之外的罗城小镇上安定了下来。

只是年轻女儿家一个人在外,难免受人觊觎。

骚扰滋事之事时有发生,但也不是无法忍受。

毕竟这日子,可比幼时忍饥挨饿要强得多了。

可是两年以后,沈柯却带着我丢失已久的铃铛找了上来。

8

囡囡说:「外祖母总说本该嫁给阿爹的是姨母,梁嬷嬷也说是阿娘抢了姨母的亲事。可明明就是阿爹求娶的阿娘,为何都说是阿娘的错?」

看看,便是三岁小儿都懂的道理,宋家人却不懂。

沈柯要娶我。

是他拿着我那丢失的铃铛找到我,日日来为我挑水砍柴,为我在罗城当了两年县太爷,我才松了口。

回了京城后,宋家一开始并不同意这门亲事。

是沈柯亲自上门,说服了父亲与主母。

我本以为,他待我是有一分真心的。

彼时阿姐已经去世四年,他也应当放下了。

否则又怎会如此费尽心力地想要娶我?

我出嫁那日,父亲与主母只叫人送来了不菲的嫁妆,却并未出席。

唯有族中一个姨祖母看着我可怜,为我梳了头刮了面。

锣鼓声响起时,她粗粝的手掌抚摸着我的手背。

叹了口气道:

「知柳丫头啊,你也别怨你阿爹阿娘。当初你刚出世时你外祖一家便横遭巨难,偏生你阿姐同一时间又染了时疫。你阿娘是个糊涂的,听信外面术士所言,道你是个灾星。便把你抱给底下的人养到庄子上去了。

「如今你阿姐也去了,你阿爹阿娘身边就剩你一个女儿。一家子人哪有隔夜仇,你阿爹阿娘会晓得的。」

我这才知道,原来我的亲娘不是府里的丫鬟,也不是外面上不得台面的外室,就是主母。

原来我与阿姐是一母同胞的姐妹。

可同是身上掉下来的肉,为何母亲她要这般厌我?

9

成婚后我再没回过宋家。

外人知道沈柯与我阿姐的事,皆道二人情深缘浅。

而我得了姐姐的婚事,成了她的替身,倒也荣华富贵。

我曾也怀疑过沈柯娶我的意图,可他待我太好了。

天暖带我骑马赏花,天凉与我围炉夜话。白日里对我嘘寒问暖,夜里亦是与我软语温存。

渐渐地,我便沉溺在了他的好里。

直到我怀了身孕,生下女儿囡囡之际。梁嬷嬷前来府中,看到襁褓中的囡囡,先是震惊,再是喜极而泣。

紧接着,她便与我说了一个真相。

阿姐临终之时,把沈柯叫至床边,托他照顾我。

她道她今世福薄,唯有待我这个妹妹还有几分愧疚,放心不下。沈柯重信重诺,她唯有将我托付于他才放心。

当时房中梁嬷嬷与母亲皆在场。

沈柯应了。

也因此,母亲病愈后便急着将我送出府去。

即便是阿姐已经没了,她也不愿叫我抢了阿姐的未婚夫。

「却不想姑爷当真是个重承诺的。小姐去后姑爷以夫之名为小姐守丧一年,之后便领了下放的官职前来寻你。二小姐,你如今的一切都是托小姐的福。你要为小姐诵经祈福!」

之后,我在沈柯的书房发现了阿姐的画像,这才信了梁嬷嬷的话。

凭什么?

凭什么你们一厢情愿,就要我感恩戴德?

我原本是可以过普通日子的。

即便是离了宋家,离了京城,我也能过好。

为什么要把你们一厢情愿的好意塞给我?

10

知晓真相后我没闹,只是以刚生产完身子不便为由提出分房住,沈柯也并未多问什么。

一分,便分了三年。

原本依着我原本的性子,该是当下就和离走了的。

可我放不下囡囡。

沈柯虽然不爱我,但他是个好父亲,沈家亦是一个好的倚靠。

我不愿女儿跟着我吃苦,又不想在她不知事时丢下她,叫她以为我这个阿娘不爱她。

囡囡日渐长大,也与阿姐越发相像。

就连早已断了联系的父亲母亲,也会时常将她接回宋家住上几天。

沈柯更是将她宠到了极致,但凡她所求,他无一不应。

一切,皆因她长得像阿姐。

而不是她是我女儿。

「可囡囡还是觉得,囡囡更像阿娘,并不像姨母。」囡囡低着头小声道。

我抬起她胀鼓鼓的小脸笑道:

「阿娘与你说这些,并不是叫你记恨任何人。只是不想将来叫你被旁人哄骗了去。

「其实阿娘也是个自私的人。你还这般小,阿娘便要离开你。阿娘舍不得,可阿娘实在想要一份自在。」

把囡囡哄睡下已经深夜。

我熄了烛灯睡下,却并无半分睡意。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门被推了开来,带进一阵风雨的湿咸气。

沈柯在门边站了片刻,褪去一身寒凉,方才抬步走进来。

我阖着双目假装已经睡着。

这几日他归得晚,不过不管多晚,他都要来看看囡囡。

囡囡今后跟着他,也不会受委屈吧。

沈柯在床边坐了一会,轻轻抚摸了一下囡囡的小脸,亲了亲她。

随后倾身过来,在我面上亦落下一吻。

他就是这样,即便不爱我,也总是给我他深爱我的假象。

11

翌日一早,沈柯早已去上值。

我亦拿起了昨日就收拾好的包裹。

囡囡泪眼汪汪:「阿娘,以后囡囡还能见到阿娘吗?」

心中酸涩不舍,强撑着才没叫自己哭出来。

我对囡囡道:「阿娘永远是囡囡的阿娘。日后只要囡囡需要,阿娘就会出现在囡囡身边。倘若……倘若你阿爹给你娶了新阿娘,叫你受了欺负,或是你不愿待在这儿了,就和阿娘说。阿娘会来将你接到阿娘身边!」

囡囡点点头,眼泪还是一滴一滴落下来。

我不忍再看,叫丫鬟冬儿将囡囡带回去。转身钻进了早已安排好的马车。

车轱辘滚过京城的青石板面,一直行到了码头。

我此番坐船南下,船是一早便和船夫定好了的。

登上船不过片刻,码头上突然一阵混乱。

「夫人坐好了,小的这就开船,不会叫杂事惊扰到夫人。」船夫撑着船篙道。

我点了点头,便安心在船舱安顿下。

外面纷扰,与我无关。

12

坐船行了十日,又经马车颠簸,我选了个南方小镇落脚。

小镇名叫清水镇,我所买下的宅子又叫清水巷。

小镇不大,清水巷中又清静。

便是我一个外来的寡居女子,也只得了邻里二三日的好奇。

左邻右舍多是和善的。

左边相邻的是一家五口,两个小儿与囡囡差不多年纪,时常趴在我篱笆外好奇地朝我屋里张望。

我若是见了,便会拿几颗饴糖给他们。

他们接了饴糖,朝我甜甜地道谢:「谢谢姨姨。」

叫我越发想念囡囡。

晚上大人归家,亦会时不时地送些自家做的小食过来。

短短的时间,我与邻里也熟络了不少。

我在自个院中搭了棚子,养了鸡鸭,甚至还买了两头小猪,牵了一头小羊。

当年一个人离开宋家时什么都不会,吃了许多苦。

自我打算和离后,就悄悄地同府中下人学些做饭砍柴,养鸡养鸭的本事。如今即便是一个人,也能过得下去了。

安定下来后,我便给囡囡写去了信。

囡囡虽然才三岁,却已经识几个字。

我留在她身边的丫鬟冬儿亦是个识字的。

我从未想过隐瞒自己行踪。

天地虽大,但若是想寻,总会叫人寻到了踪迹。

我又没做错什么,堂堂正正地嫁于沈柯,又堂堂正正地和离。

没必要过上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的日子。

何况就算我不告而别,宋家自是不会在意的。

沈柯看了我留下的和离书,自也会明白缘由。

他本不爱我,如今放了彼此自由,他也没有理由会纠缠。

日升而起,日落而息。

囡囡的回信很快便到了。

歪歪扭扭的几个小字,皆是在问阿娘可好。

我心中溢满温柔。

将那信纸好生收好,就又接着看另一封冬儿写的。

冬儿说,那日我前脚刚走,沈柯便突然回了府。说是有重要的文书落在书房。

紧接着,他便发现了我放的和离书。

他带着人赶到码头,而我的船已经启程。

这些时日来,沈柯问过囡囡几次我去了哪里。都叫囡囡装傻似的含糊过去了。

他又问冬儿,冬儿说她并不知。

甚至他还去了宋家,自是无功而返。

宋家我那父亲与母亲,听说我留下和离书抛下囡囡不告而别,骂我是个狠心烂肠的,要与我断绝关系。

后看在囡囡的分上,才忍了下来。

沈柯自宋家回来后,就不再打听我的消息了。

他依旧很宠囡囡,比之前更宠。

只是偶尔冬儿瞧见他坐在囡囡的小床边,定定地失神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的信到时,沈柯亦在旁边。

但他什么都没问。

也没必要问。

若是他想查我的行踪,早就查到了。

13

我在清水巷定居第三年,渐渐地开始有媒婆上门来。

清水巷的人都知我是个没了男人的寡居妇人,身边又没带孩儿。平日里收拾得也算干净体面,便想着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即便嫁过人也是无妨的。

我对再嫁倒也不排斥。

虽说与沈柯的这段并不如意,但也没叫我厌了这世间情爱。

媒婆与我说了一个秀才,家住镇西槐花巷。家中尚有爹娘,都是好相与的性子。

爹娘都在镇上姓李的大户人家做工,秀才前两年考上后也得了那人家的赏识。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去教李家的几个小儿认字念书。

一家人皆有收入,身子也康健,在旁人眼中算是个不错的归宿。

「只是不知这样的人家,怎会看上我一个寡妇?」我问媒婆。

媒婆咧着嘴笑得殷勤:「那卫秀才呀前些日子见过娘子,便对您上了心。卫家二老也不是不明事理的,瞅瞅娘子这端正的做派,自然乐得成全了他们小儿。娘子您就放宽了心去!」

倒不是我多疑,只是看那媒婆贼眉鼠眼的样子,总叫我觉得其中还有隐情。

只是还未等我过多探究,冬儿便来了信。

囡囡生了病,口中喊着阿娘不肯喝药。沈家上下没了办法,便叫冬儿给我送来了信。

我顾不得许多,收拾东西就匆匆进了京。

连日赶路,刚到沈府门口,迎面拂来一阵疾风。

「啪」的一声,一耳光结结实实地甩在我脸上。

母亲面色狰狞地看着我:「你回来做什么?是不是克了你阿姐还不够,又想来克囡囡?你滚,囡囡她不愿见你!你滚!」

她那模样,仿佛在她面前的不是她亲生女儿,而是仇人。

可我自始至终都未做过什么。

父亲在一旁,也仅仅是拉了她一下,叫她「冷静一些」。

除此之外,看我的眼神亦满是嫌恶。

我揉了揉已经肿起的脸颊,只觉得他们颇为好笑。

「囡囡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我自要来看她。我自问有血有肉也有良心,是干不出来生下来就抛之不管的事的。

「我没您那么狠的心!」

母亲的脸色又难看一分。

扬手便要再打。

「当初我情愿没生下你!」

沈府的大门在这时哐当一声打了开来,一身青袍的沈柯自里走出。

「岳父,岳母。」他朝父亲母亲拱手行礼。

都已经和离了,还哪来的岳父岳母?

也对,在他心里阿姐亦是他的妻,这一声岳父岳母叫得也算合理。

我翻了个白眼。

沈柯的目光落到我身上,眼眸微闪。

「我只是来看看囡囡。」我道。

沈柯「嗯」了一声。

侧过身让我进去。

我仔细看了他一眼。

比起三年前,他瘦了许多。眼下有淡淡的青色,应是好几日都未曾休息好。

来的路上我也曾想过,若是沈柯埋怨我不让我见囡囡该如何是好。

如今看来是我想多了。

他对我的离开不在意,自然也不会在意我回不回来。

如此也好,至少在囡囡面前我们还能和平共处。

我抬步走进沈府大门,母亲还想再拦,被沈柯挡住了。

未完待续,后续看下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07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39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60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50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64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04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47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02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9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52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3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2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16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9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