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初雪缓缓飘落,雪花纷飞。每次见到冬雪时,满足感与兴奋充盈着内心。十几年在南方长大的孩子,对于雪是怎么样的一种期待与向往,虽然上海的雪并不大,但是也能让上海的孩子们欢呼雀跃。
上海的雪是一年才会到来一次的信使,是寒冬到来的标志,也是憧憬与希望的寄托。刚来上海的09下过一场很大的雪,从小到大是第一次看到那洁白纯净从天而降,飘落在每个角落里,每个人身上,每个人心里。外公外婆也许一辈子都没见过雪吧,想到这儿,已经分不出是庆幸还是惋惜。
趴在窗户上,静静地欣赏那一朵朵纷飞,那一头拨通外公的电话。已经好久没跟外公聊天了,每次外公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是问我是不是在写作业,他害怕打扰我。有时嘘寒问暖几句匆匆挂下电话,我给外公打电话的次数远远少许他给我的。高考后如若辜负了自己的内心,无法与从11岁开始就离开相依的外公外婆交代。
6月份的高考像一只船,一只不知来往何方的船。成绩决定了坐哪种层次的座位,虽然目的都是通往大学,但是下船后奔往哪所大学全根据你自己所获得的决定。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心态好,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但是还是那句话,别让你的付出配不上你的野心。幻想主义者多一些,因为眼光高,要求高,但是对自己却很难做到,一堆鸡汤勉励自己,真正坚持下去却很难。没有什么动力去勇敢追梦,想考好大学的野心太强烈但是对于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明确,很迷茫。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昨晚跟老爸吐槽班级里的人和事儿。(小Y一模成绩班级第一,寒假准备G大的艺术团招生考试,进的概率虽然不大,但是有机会。H依旧带着她对英语的热爱,认真努力地付出。D除了恋爱之外对于自己的定位我不太了解,曾听她说自己想当西点师,拥有自己的小店的梦想。也曾想考C大的金融专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虽然不知结果会如何。老爸希望我去J校,算是一条捷径,不让我太辛苦地体验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难。所以打算春节让我一个人去北京跟Z叔叔了解情况。如果去北京,参观清华北大的愿望一定要实现,了4年前的心愿,带着对最高学府的憧憬和感受它的神圣) 我也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是怎样的,也许每处都会给我带来惊喜。
心中憧憬的大学生活有可能跟脑海里的不一样。想进W大学小语种,喜欢语言带来的魅力,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不够。喜欢学小语种还有一个原因是听说工资高,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都说现在人太功利了,大学生选择喜欢的专业最重要。还是那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这话的人想必是衣食无忧,不用担心贫穷对自己的威胁。选择是什么有时候是身不由己的,外界会给你带来许许多多压力。当你过得穷困潦倒的时候,没有人在乎,你自己也不会在乎梦想是什么。给自己想要的生活,过得舒适的本质是有钱。租着廉价的房子时,你会还在乎从前环游世界的梦想吗?你的孩子将来的需求你都能满足吗?
前几天跟Zz谈起大学的事儿,看的出来,在他眼里目标就是让自己变得有钱,什么挣钱就干什么,的确很现实。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想到的会是什么开心干什么,因为有足够的资本去享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家庭条件带来的物质金钱满足。人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每个人一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家里条件一般,妈妈是个才上过小学,但是喜欢读书有野心,情商比较高的女人。跟老爸在一起也有不甘,对于老爸的一些限制以及对问题认识太浅所表现出来的无知导致他们两个有时候吵架。老爸也有他的古板,有脾气,不能理解对方的时候。老爸是靠本事的,他的工资跟他的才华相配的。就像外公会医术,就算现在右手残疾,只能待在家里,依旧有人找他治病有收入。相比起来,外婆挣的钱都是辛苦的血汗钱。
我希望将来的自己是个独立有理性的女人。与丈夫的生活不是依赖依存,而是使两个相爱的人达到一种更为满意,互相帮助带着爱共度余生的状态。老妈跟我说g校不勉强,还是支持我追求自己喜欢的最重要。老爸其实比老妈想得远,想得多,但是有些事儿其实并不需要发掘太多,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点醒一个人。希望一个寒假能改变一下自己,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多优秀,我很期待。像沙耶加一样,不怕起点晚,就怕没试过。愿我能成为让自己骄傲的勇士。
这是18年1月我写在日记里的话,不知不觉4年过去了,感概良多。我喜欢当初那个纯粹的自己,也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依旧在用心演好自己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