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在人文课堂学习第三年的书单推荐之一,从2016到2018,同样的课程体系,每年给出的推荐书单却一直在做减法,导师说,这正是精要主义的体现,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知识的辨别力,什么样的知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可能存在问题需要怀疑,这些理性的思维能力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花时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打磨和培养的,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理性思维能力,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在有限的人生里筛选值得花时间学习和了解的知识,面对无法寻求到本源的知识才能更理性的鉴别其可信度,避免落入人云亦云的认知陷阱。
于是跟随导师,今年我继续翻开了第三年人文课堂的书单,2018第一本完成的深度阅读:《假设的世界——一切不能想当然》,日本科普作家竹内薰的作品,推荐给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要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的小伙伴。
1.概要介绍
本书从科学出发质疑“科学”,由“科学的根基是假设”出发,讨论分析了数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理论,进而揭示出“世界本身就是一套大的假设”的观点,在这个谁也没法证实不是假设的世界里,作者提出用“怀疑的思维方式”、“相对的视角”来辩证的观察,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接近事实。
然而正如科学所描绘的“无法证伪就有被推翻的可能”,眼下的科学在被证伪的那一天就不再是科学,科学之所以更值得相信,是因为它承认错误,可以被纠错,并非完美的神话,这也正是科学的“科学性”体现,。
作为科普读物,本书普遍适合对世界好奇,喜欢刨根究底的爱学习的小伙伴。
2.核心内容提要
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作为怀疑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相信“只有我正在思考的这件事证明了我的存在”,而当“存在”这个最基本的认知都值得怀疑时,还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呢?本书的核心正是围绕“世界是假设的”这一宏大的假设,带领读者用思辨的眼光去深入分析每一个我们想当然的“常识”,去了解“科学”背后的种种假设,去理解科学哲学史上那些伟人们曾留下的充满争议的伟大发现,无论是万有引力之父牛顿,还是发现进化论的达尔文、宇宙常数的发现者、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等等,的确,他们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科学史上的伟人、智者,但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曾经被业界深信不疑被大量实验论证的“科学”也有被推翻被否定的那一天。科学的世界观本身就是一连串假设的产物。科学是在假设的前提下总结出的产物,所以,如果假设本身都无法被证实,那么所谓的科学结论,其真实可信度也必然打折扣。
世界观建立在科学的认知基础上,科学又建立在许多的假设之上,那么,怎样才能相对“科学”的看待这个世界呢?本书提出了一种“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方式,即“怀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怀疑的习惯,越是看起来听起来无可非议的“常识”、“直觉”,越是要提醒自己跳出常规,敢于质疑,并尝试用科学的方式去验证和分析,结果常常未必能下个确切的定论,但在这个怀疑-分析-验证的过程中,对知识和信息的辨别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逐渐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3.思考与分享
为什么“常识”未必值得相信?
常识是指在提出常识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区的大多数人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前提为那个时代、那个地区,而且是观念,也就是人们主观认识中的概念,因此“常识”只是大多数人相信的,但未必是正确的。所以,当你遇到问题时,身边有很多人企图在告诉你一些“标准”、“参考”、“建议”时,除了对其的关心表示感谢外,还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与判断,是否接纳?为什么接纳?如何接纳?养成思维的惯性,渐渐远离“常识”的蒙蔽。
为什么说出门旅游是颠覆常识的好机会?
因为“出门”意味着“跳出了自己平时的生活圈”,这样就会和之前相信的很多“常识”短暂的SAY GOODBYE,在这种环境中,脑神经的运转相对会更自由、更放松,就有可能在旅行的所见所闻中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从而颠覆旧有的神经链接(条件反射型的思维方式),有机会去反思之前大脑中认为理所应当的“常识”。
为什么 “世界观不是大一统和一成不变的”?
因为你所看到的世界,取决于你脑子里的假设。因为你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可以说,没有谁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都带着各自的假设来接受这个世界的部分,正如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决定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三维世界里的事物,但并不代表整个宇宙,甚至更多的宇宙都是三维的,只是在目前我们的“常识”认知里还无法普遍接受而已。所以想要改变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仅仅需要改变自己脑中对这个世界的某个假设就可以了。
从物理学奇才霍金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霍金在提出他的每一条论证时,并不关心论证对象本身是否存在,而只是关注能否实证,能否让理论和数据相匹配就行。这样的思维方式撇开了研究对象本身是否真实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就好比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曾经那些被打上“经典书籍”标签的中小学生必读经典,时至今日,这些经典是否还值得被放在必读的经典高度?是否不读这些“经典”就不能获得良好的文学修养?我的理解是“经典”并非“永恒”,只是相对于大众流行文学而言更具有传承性,但我相信这种传承也应该有时间的范围,就好比再好的社会制度也会有它极大推动社会发展和极大阻碍社会发展的时候,制度本身(经典读物)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类在变、社会在变,相应的值得当代人阅读学习的“经典读物”也必然应该改变。所以如果当你满怀期望的给孩子抱回来一堆“经典读物”而孩子没有半点喜悦或是阅读兴趣的话,OK,没啥大问题,和你的孩子一起寻找更适合TA的当代经典阅读吧,这也是一场用理性思维方式去挑战阅读领域里的“常识”之争,结果如何,试试看吧,静待花开……
(End)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