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个问题“把学费拿来念书还是环游世界更合适?为什么?”一个最优回答说“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而已。”
当我看到这一问一答时,瞬间被击中。我和这答案里的“邮差”似乎有几分相似。只是我没有拿学费去环游、没有放弃念书去周游世界,这表面上的不同而已。但实质上,由于本科专业冷门,课程也少,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去了5个国家和地区,加起来也有二十几个城市。而此时我回忆起来,除了欣赏了异乡的人和物、体会了异国的风与情、品尝了各地的美食,我竟没有一件能说出口的让自己骄傲的发生下旅途中的事情。
甚至,我还有一种羞愧感、失落感。出国英语口语水平差到爆,去各个文化景点也读不懂那些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旅行结束也没有正儿八经写过一次游记等等。所到之处,我都干了些什么?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放松身体,放飞自我,极尽安逸,却很少思考。旅途中我也会带着本书或者kindle,但我几乎没有看过。我宁愿发呆。我的大脑越来越懒。
我的身体也在大千世界里迷了路。
就上个月,在成都,去了趟杜甫草堂,尽管租了个讲解器,关于杜甫的种种我还是听得一头雾水。高考后,那些诗词也都还给了老师,会背的诗差点儿就只剩下《鹅鹅鹅》了。可怕至极,从那一刻起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那以后的这段日子里,我脑子时不时思考这两年我到处去浪、去玩的意义在哪?
我一边慌乱一边淡定。慌乱的是,我大学都过去一大半了,这一大半时间里,精神的成长几乎为零,而体重却不断上升。专业著作虽读过一些,可都是草草一遍,几日之后,连书中最浅显的知识言论也忘的一干二净了;文学作品看的越来越少,文学素养越来越低,看我现在的文笔就知道了啊;外语也没有持之以恒地去学习,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淡定的是,我知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现在开始改变,开始学习,开始高质量地输入而不是泛泛而零碎的吸取。
20岁,突然想有些许改变,不算早但也不算太晚。
那过去两年多旅行的意义,大概就在于这篇文章了吧。迷而知返。不再只做个邮差。
只要你愿意,关于你的一切都会有变化的。
我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