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红旗渠。”在技术落后,一穷二白的艰苦年代,林州人何以在太行峭壁开凿出一条震撼世人的人工“天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林州,通过参观走访,听修渠人讲述修渠故事,同时展开深入调查,了解了当代林州中国共产党人对红旗渠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林州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党员干部搬砖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党员干部流汗水,群众就能留血水。”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搬砖头精神,与修渠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危险的事冲在前,在修渠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修渠过程中,为了保证修渠民工的安全,急需成立除险队。然而,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吊在高空中作业是极其危险的事,没人愿意去,那怎么办呢?这时中国共产党员任羊成站了出来,他担任除险队队长,多次涉险。后来更多的人加入了除险队伍。在采访中,实践队员问到:“爷爷,当时您不害怕吗?”任老回答:“嘴说不怕,心里扑嗵嗵跳的不停啊。可是,你是党员,得站出来。我当初是在党旗下宣过誓的!”老人的党性和真诚,深深感染了实践队员。
这种党员带头搬砖头的精神,在当今林州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展。7月17日,实践队队员来到下里街村——“太行山下的桃花源”。车子驶入村里,可以看到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房屋,在大树下乘凉闲聊的的村民。但是,据讲解员介绍,三年前,这里还是街道臭气熏天,一下雨就泥泞遍地的样子。为了改变这样的境况,下里街村开始了清洁村庄行动。而这,则需要村民扒掉畜社、车库等占道建筑。如何让村民配合呢?这位妇女代表回答说:”党员带头,先拆掉自家不合规的建筑,再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交谈中,她也多次提到党员搬砖头的精神,认为只有党员起到带头作用,乡村振兴的工作才能推进下去。
修渠人的故事可能很多天都讲不完,林州人的努力奋进也没有终点。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中国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