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快要到来了,这当然是人们期盼着的美好团圆日子。
每每这个时刻,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苏东坡的那首词来。你若一边诵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边回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慰藉,便会觉得在这人世间,圆缺之物和悲欢之情还真是难免,只得清谈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罢了。
但苏公所表达的明明是“有恨”,只是因为无奈而“不应”!恨从何来?我理解,是因了圆缺。月圆之时,人们思念团圆而不能,即使相聚,时间亦是有限,而且团圆之后还将别离,想想就难免会心生凄切之意,有遗憾之恨了。
尚“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意识。中国人对团圆格外期盼、十分重视、特别珍惜,并有意地设置出一些节日,使相聚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想头。
这不,七夕星河的鹊桥刚刚撤去,依依惜别的牛郎织女激动的心还没平静下来,人间善男信女们相送的情花还弥漫着余香,嫦娥后羿的情爱之歌就又在这中秋之夜开始传唱起来,人们借“中秋的月亮又要圆了”之时,早早地互传祝福、遥表心意、彼此示情,营造出一种特别美好的情调。而且再过几个月,又一个喜庆热闹的大团圆日子——春节也紧跟着快来了!
但七夕、中秋、春节这些团圆的节日,是不是都会合了所有人的心愿?都会那么欢天喜地、乐从中来?我看亦是未必。就像这中秋团圆之时,举杯赏月,其意融融,但偏又会勾起那些独处者的忧思,轻叹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空生出惆怅悲伤之情来。
这种惆怅悲伤之情,一旦被文人墨客抒发,便会从字里行间透出些许淡淡的忧愁,读起来有一种让人难忘的凄美。我们不妨从历史的长河里,打捞些借中秋咏月之名抒发愁苦之情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一种思乡之愁;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张九龄的一种念情之愁;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是苏轼的一种独处之愁;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是晏殊的一种别离之愁。
……
月圆之夜、欢喜之日,怎么就能生这么些愁来?
或许是古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平日天各一方,音讯皆无,而每逢中秋团圆之日,更是想达而不能达,欲见而不得见,有情而无法诉,免不了生出无尽的牵念,愁苦也便会悠然而生吧!就现今时代而言,交通发达,通讯方便,想见而不得见之愁,欲说而不能说之苦是不多的了。
按理来说,月亮圆缺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当它被赋予了人格化的意蕴后,便会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就像西藏的雪山湖泊,一旦赋予神山圣湖的寓意,自然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一样。
因中秋月圆而触景生愁者的原因:一是因情而生。现在,“两情若是长久时,岂止在朝朝暮暮”的清愁倒真是不多见了。因情而生的愁苦,大多数是因情人情缘已断却念念不忘,朋友情分已尽却割舍不断。这种不忘和不舍,平日已有的相思之苦相怨之恨,在中秋之日月圆之时会更加深切。二是因孤而起。周国平说: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独处无人相伴,若在平时,愁苦些也就罢了。中秋之夜,一轮圆月会更加勾起无尽的感伤,孤独之情自是难耐。但还好,他还说“陪着我的寂寞坐着的,另外还有很多寂寞。”给寂寞找个伴,让独处者多少有了些安慰,大可不必对自己的寂寞耿耿于怀了。
写到这,想起徐志摩写的《印度洋上的秋思》所抒之愁苦来,真让人念念感怀。“盖因见月而感秋色,因秋窗而拈新愁”,这一种“悲哀的轻霭”、“传愁的以太”,令诗人兴感之下不由慨然长叹:“秋月呀!/谁禁得起银指尖儿/浪漫地搔爬呵!”诗人不能不感喟人生的变幻难解:“秋月呀!/我不盼你团圆。”那“亮晶晶的月亮”,在诗人心目中便不由轻漾着悲喟、轻染着泪痕了。
只是如此愁苦,却也真的叫人不是滋味,不说也罢!
写这么些,倒只是多说愁苦来了。其实,中华大地不知疲倦过了几千年的中秋佳节,多的是欢喜,道的是祝福,添的是美好。特别是月圆之时,家人亲朋相聚,遥望满月,举杯邀盏,品饮琼浆,自当是没有什么伤感可言的。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提醒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吧!
“遥遥千里暂未聚,但邀明月代传情”
秋意已浓,但浓不过情;秋色再重,但重不过谊。此时,我想暂且淡了“天涯明月,清风驮愁”的伤感之叹,暂享这一时的奢侈,借明月之光为传递思念的桥梁,让它送一腔浓浓的情思和友谊给我的亲人朋友,让“中秋快乐”的深情承载起太多无法言表的思念与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