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周二,农历正月廿一,雨水(节气),老家—郑州—老家,晴,0—14℃
今日父亲去世第463天
今日未跑步(感冒,在老家,未跑步)
春节过后,累计第5天跑步5公里,(正月5天)(去年:正月20天,二月17天,三月27天,四月27天,五月25天,六月27天,七月28天,八月24天,九月26天,十月26天,十一月25天,十二月24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农历2023年跑步272天,2024年跑步297天)
2025.02.12日(元宵节)晚上19:21分拍摄于城南路阜民里
【1】
吃一堑长一智。昨天既然吃了亏,那今天就要知错而改,未雨绸缪。
早早的打开导航,听从导航规划的最佳路线。
一切顺利。
还是不由得感慨——幸亏打开了导航,否则还是迷糊——还是没有记住今天应该走的路,“轻车熟路,看来真的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轻车熟路”。实践出真知,没有真的走过,还真不知道自己会出如此低级的错误。
【2】
实践永远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其他都是纸上谈兵,虚而不实,“看着会,貌似会,实际上则是会个皮毛——外强中空,不堪检验,经不起实践的当头一棒。
【3】
有人说,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其实,岂止两次?如果两次就能让错误彻底改变,那你就是圣人——这样的圣人少之又少。
我们每个人,不在南墙上撞个十次八次,是很难知道自己遇到的“南墙”曾经会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唯有碰得头破血流,唯有碰的血肉模糊,才会有一点真的感悟,才会发自内心地努力去改善,并不再允许错误的再度发生。王阳明先生的“某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感慨或许也是由此而生。
【4】
学习的意义在哪里?无非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能出真知。”只在纸张里夸夸其谈,却不能在实践中运筹帷幄,那学来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一厢情愿华而不实沾沾自喜而已,“经不起实践的考验,那就等于自己学了个啥也不会狗屁不通。”
【5】
吃一堑长一智,尽可能少犯错误,尽可能知错及时改,这才是正道。别指望一次就与错误诀别终生,一般人做不到的,“王阳明先生还需要百死千难,而况我们常人乎?”
吃一堑长一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即便千辛万苦,即便百死千难,知错能改这终究也是一个进步——时代的进步,与个人的进步——进步便是时代车轮的必然趋势。
所以,吃一堑长一智,只要能进步,一切都无妨。
2025.02.12日(元宵节)晚上19:20分拍摄于城南路阜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