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每当我听到这个字眼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想家的时候,就会想起小时候乡间傍晚家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是家的象征;想家的时候,就会想起母亲做的饭菜,有家的味道。“家”,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想念的地方。
我的家庭是一个五口之家,由三代人组成。我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儿媳妇”,同时也是“妻子”和“母亲”。
2009年5月10日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结婚一周左右公公婆婆便搬来和我们住在一起,迄今为止7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和睦相处、相互理解、包容,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家庭越来越幸福,夫妻和睦、孝敬老人、抚养孩子。
我们家的房子并不宽敞,建筑面积六十多平,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家里更是显得拥挤,我曾经也有过想搬出去住的想法,但是我的老公是独生子,老人也想每天都看到儿子、孙子,特别是在我的婆婆2012年得了癌症之后,让我觉得除了生与死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一家人都能健康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房子小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赚钱,将来换一个大房子。
一家人之所以能一直生活在一起,最大的理解就是“包容”,老人包容我们的生活习惯,同时我们也包容老人的生活习惯。我的婆婆在生活习惯上特别的节俭,这些年,在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洗衣机洗衣的水接到一个大盆子里,用来冲马桶;淘米水用来浇花等等,在我婆婆的身上我学会了节俭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老人年轻时吃过很多苦,所以他们更是懂得节约的重要性,我们年轻人虽然有时候会不理解,但是我们要尊重老人的习惯、尊重老人的想法,让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我的儿子是在2011年11月出生的,我休了6的月的产假,在2012年5月下旬开始上班的,婆婆给我照顾了不到20天孩子,就检查出癌症了,之后我找了个看孩子的阿姨,每天给我照顾孩子,婆婆那时做完手术之后,又接着化疗,雇阿姨需要花钱,我的工资都不够给阿姨开支的,但是为了长远的打算,我还是坚持上班,老人不时的替我们支付阿姨工资,我心里很感动,婆婆看病需要花很多钱,可还是不时接济我们,让我们的生活能宽裕一些,也只有父母会为孩子这样着想、这样做。
2014年十一期间,我们全家人开车自驾游,旅游的目的也主要是为婆婆,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想在她有生之年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旅游一共将近20天,去了沈阳、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去了婆婆的老家山东蓬莱,找到了从未见过面的侄子,也算完成了婆婆的心愿。
现在,婆婆已经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已经到了病重晚期,看着她躺在病床上难受的样子,真的是很心痛,已经吃不了什么东西了,每天靠输液维持,一天比一天加重,如果痛苦能分担,真的想替她分担一些,减轻一下痛苦,让她吃点她喜欢吃的东西,让她能够多陪伴我们些时日,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
“家”,由爱筑成,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家”,用心浇灌,就会开出世上最美、最特别的花朵;“家”,是我们永远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