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空杯的心态学习。
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心理带来的后果 :1无效的学习 2情绪障碍:抑郁 3伤害人格的发展:自疚、不信任 4伤害亲自关系
对孩子的爱不是做警察,对各方面做指正;而要做画家,用你的一笔一划进行描绘。
做合理的心理预期之前,先了解孩子目前的问题,诸如作业拖拉、小动作、不守纪律...
成长是不适应到适应!1 不跟别人做比较 2 接受孩子这个时间的状态,他不过是个7岁的孩子,时刻想想你这个年龄段的状态 3 成长一定是快乐的
如何调整设立合理的预期 1 真正地了解孩子,优缺点 2 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实现家长的梦想 3 360行,行行出状元。能在未来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到专注、极致才是最重要的。好的习惯、人品更为重要。
如何设置心理预期,拆分+整合
拆分: 第一 倒推法,
1 确定整个小学阶段的培养孩子的基本维度。孩子升入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应该具备怎么的品质?良好习惯、兴趣爱好、自主学习能力、时间观念、情绪稳定、
2 把维度目标拆分到各个年级去实现,循序渐进。
比如:对时间观念的培养,在1-2年级可能孩子可以写出自己完成任务的顺序,到了3-4年级就可以规划处自己完成各个任务的时间,到了5-6年级就可以让孩子规划出每周的任务。
3 给每一项要落实的行动目标提供工具。用看的见的行动做给孩子,能让孩子看到习惯养成的轨迹。
番茄钟、时间规划、清单、家庭会议
整合: 和学校的老师进行错位培养,提供老师不知道但想知道的信息,培养老师无法培养但希望孩子拥有的能力
行为习惯是家长在家里培养的,不是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孩子的作业,是提供给老师孩子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有卡点?问题出现在哪里?不是交给老师一份优秀的家庭作业。
反思执行:
1 大象过河的故事让我恍然大悟,我们总是带着成年的目光和要求对孩子进行目标设定,殊不知他只是成长尊重的一个孩子。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每个年龄阶段有他自己的成长高度,设定过高,家长会失望,孩子会气馁。
2 错位培养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家长的意义。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向老师反馈学校学学习中的卡点,不是打造完美优秀的家庭做作业。
3 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首先,我希望他能够在每天放学后罗列出自己要完成的作业、运动和游戏的先后顺序,并完成它;其次,能够使用番茄钟做到每件事情的专注;最后,能够养成每天运动的小习惯,跳绳、拍球、踢球等,每天控制30-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