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包括咨询,所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接触到不同的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最近接触了一个个案,和上年的一个案例类似,都是母亲因为孩子厌学或者在学校状态不好而求助。在过程中会发现,孩子往往没问题,反而是父母有很多郁结之处。比如,孩子不觉得不喜欢上学有什么不好,毕竟在学校不自由不开心不好玩,他苦恼的是如何让父母允许自己退学。但父母觉得孩子不上学是不对的而由此产生焦虑烦躁失望的感受却是父母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常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包括父母。大人之间的问题通过孩子来呈现出来。孩子还处在成长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且坚固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影响,且本身缺少辨别的能力。作为大人群体,本该是成熟且理智,发自内心为了孩子好而以身作则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但这只是假设的理想状态。
孩子的疑虑是孩子需要处理的,而父母的焦躁则是父母需要去解决的。但在咨询过程中,父母难以接受,只要让我孩子愿意上学好好上学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也要改变我也要努力。
家是一个系统,充满了互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母亲和孩子的互动与父亲与孩子的互动又各不相同,其中一环突然变化,其他一环为了保证系统的平衡而持续运作势必也要改变回应方式,整个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我们经常用“影响”这个词,以避免大部分人对于“改变”的抗拒。
常见的情况有,父母不开放却希望孩子开放,父母不爱学习却希望孩子爱学习,父母不爱分享却希望孩子回到家能分享一切,父母不够胆却希望孩子主动上台表现。事情越挖越深,本来母子两人都同意订立的目标是改善两人之间的,两个人都希望关系可以再亲密一些。
作为母亲本人,她愿意为了孩子更好而主动去分享,但事实是她不知道要说什么,同时她内心并不想说。在咨询中她聊到了很多她感到无力的事情,小时候父亲打母亲,她哭着求着都没用,现在丈夫做了什么决定她闹也没用,小姑子十几年来住在家里还经常向孩子说她的坏话,她也改变不了。
在她看来,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她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有用,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她说话没有明显的声调变化,也听不出情绪的起伏,说到委屈会掉眼泪,但没有声音,像是那种永远不会被惹生气的人,但是表面的平和下是积攒了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愤怒,愤怒没有及时发泄就会导致抑郁(当然发泄愤怒也需要合适的方式)。所以她的状态其实是一种抑郁,她对于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没有太多的感受,也没有十分感兴趣的事物,天气好和坏对她而言都无所谓,一个人吃饭就凑合。
但终归是人,是人就会有需求,她希望家人回到家说一句“Baby,我回来了”,她说那才是家的样子,可是白天一个人在家还好,到晚上家人一一回家,她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紧绷,那时的家对她来说是煎熬。
上一年的那位母亲,更希望的是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四十多岁的年纪,十几年的夫妻,三个孩子,但是也希望偶尔来一点温柔,说一些暖心的话,送一支花。
是因为觉得表达出来了也没用就不说,还是因为一直不说导致对方自始至终不知道你的需求呢,他本来就该知道的是吗。知道自己有需求是好事,但如果是对方即使送了花表达了爱还是无感,也许就有大问题了。
接触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闭口不谈感受,也不曾试着去尊重自己的感受,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别人。谈论感受对于他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连自己都不去感受就毋庸去感受别人,这样也就无须感受一切糟糕的感受,不会唤起曾有过的一切不良感受。
世上自然是不会发生相同的事,但人却可能有相同的感受,也许这个感受或深或浅无法等同,从这个角度上说人是有可能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当你设身处地去感受他的感受而且真的感受得到,也许理解就发生了,一旦理解发生,人与人之间就开始了亲密之旅。当我们说两个人坐得很近却离得很远的时候,就是因为无法理解彼此,当理解产生,两个人空间上离得很远,但心靠得很近,这便是联结。
在任何场合,感受都很重要,但注重感受不代表失去理性,也许注重感受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人毕竟是和人打交道,作为人都有感受的,即便是说没感觉,那也是你暂时关闭了感觉器官,也许你潜意识里觉得那是一件不舒服的事,现在还不足以去处理,防御机制自动启动,等你觉得OK了就会再去面对,当然也可能一直逃避下去,拒绝成长。
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会经常笑,对人也很平和,但是你就是觉得他们不开心(或者用不快乐这个词),你说不上来为什么,而且他们也拒绝承认,但你觉得他们就是那种不快乐也不会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这里用英语“Don't make other people happy”会比较贴切)。这话也许比较武断和不负责任,但看在感觉至上的份上,请先笑纳。就如同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人看见一只搬粮食的蚂蚁都觉得好玩,有的人看遍山川海洋还是觉得没意思。有的人看到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居然是传说中的蓝紫色,好神奇,大自然可以创造出这么多种颜色,当然实际情况是大自然先有了无数种颜色,人们去冠名并且从大自然中汲取动植物的颜料才造就的。
概括地说,这部分容易发现美的人叫做有趣的人,可以发现世间很多好玩有趣的事去和别人分享,即便被别人无视还是会继续发现,因为本来就是发自内心地去感受而觉得美好想分享,并非沽名钓誉。我们都喜欢这样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总是有很多乐趣,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虽然这些新发现可能早就是许多人知道的,但重在享受这个过程。这些人不仅注重自己的感受也会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同时又不会给自己和对方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我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即便是尴尬也可以笑着说出来。
和那位母亲的儿子聊天时,他认真地谈了自己不上学之后的设想,每一步他都策划好了,在多少岁会在哪里,我一直听他说,有几次他声音比较小,我没听清便问他是什么,他都会说“算了,没什么”。我是有点挫败的,问他,有几次我都没听清,当我问你时我是想确认一下,但你都不愿再重复了是为什么。他跟我说他怕我觉得那很荒唐。我问他,那你觉得呢。他说我当然不觉得荒唐,我觉得很理所当然,但是你会觉得荒唐。我回复到,我并没有说那很荒唐,是你代替了我的感受,帮我做了决定啊。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从来没遇到一个重视自己感受的人,是很孤单的,身边的人都告诉他,你要这样做才对你好,你那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对于还没有经历很多的孩子来说,他看不到很多也看不到很远,他很矛盾,既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又怕大人告诉的严重后果会发生,但从来没有人真的关心他心里到底想做什么,只是不相信他不尊重他让他循规蹈矩。试问,这样成长起来的他又如何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咨询结束,我问他可以把最后订立的“如何愉快度过学校时光而顺利拿到毕业证”这个目标告诉妈妈吗,他说你都可以告诉,我问他,我可以理解为你其实是希望妈妈了解你所有真实的想法是吗,他点了点头。
参加许多公益行业的培训,说起项目说起策划说起轰轰烈烈的事迹,慷慨激昂、自信满满。到分享感受的环节,是大家最羞涩的时候,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发生的事实,“我们小组刚才是这样做的……”,而诸如“紧张、开心、激动”等才是你的感受不是吗。当你想吃草莓味的冰淇淋,而妈妈说香芋味的更好吃,也许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有那么一瞬间,一丝不舒服总是会划过心头,那便是我们的真切的感受。
忽视感受,压抑感受,只会让我们越来越麻木;接受感受,尊重感受,表达出来,会让我们活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敞亮。
感受不分对错,只要是真实出现的,就是对的,训练自己的觉察力,永远对自己保持诚实。
Think Less ,Feel More 。
Speak Less ,Listen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