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男士在社交平台上倾诉了自己的困扰:
“婚后,家里的家务事都是怎么分配的?”
这个问题让他苦恼了许久。
在他们家,一直是妻子主要负责家务。
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坐在沙发上休息,等着妻子把饭菜端上桌。
这几年里,他从未主动关心过妻子做家务的辛苦,也不清楚妻子每天在家庭琐事上耗费了多少精力。
而他为家庭唯一主动承担的,仅仅是偶尔修剪一下草坪。
看似是为家庭出了份力,但实际上,草坪修剪的频率极低,对家庭整体的整洁与舒适提升不大。
所以,他就想着让妻子分担一些经济压力。
“这个家我也在赚钱,凭什么家务都让你一个人包了!”
他多次提出希望妻子出去找份工作,但妻子就是不答应。
为此,两人陷入了冷战。
成了实实在在摆在他面前的婚姻难题。
他未必是真的急需妻子那份收入,但:
一是不安。
不安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如此单一,仿佛除了赚钱就没有其他贡献,而妻子却默默承担了那么多,万一哪天妻子心生不满,自己该如何应对。
二是疑惑。
他不了解妻子每天忙碌家务的细节,自然也不知道妻子是否有精力再去工作。
对家庭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了迷茫。
相信,这可能也是许多家庭里,男性会面临的困惑。
因为家务事的分配,就意味着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也能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但很多时候:
不做家务者,内心愧疚;
而操持家务者,也未必轻松。
01 婚后家务,家庭分工
曾经听闻一位长辈对晚辈说的话:
“男人结婚,一定要清楚家务事的分配。
如果不清楚,意味着你们俩的婚姻很可能会出现失衡。
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出问题!”
身为过来人的长辈,深知家庭琐事对婚姻的影响,列举了家务分配不均的种种 “隐患”:
妻子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和情绪不佳、夫妻间因家务产生矛盾隔阂、家庭氛围变得压抑沉闷……
当然,这些话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了。
但却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无论男女,如果不明确家务分工,就意味着在这个家庭里容易忽视对方的付出。
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把 “家务分担” 与 “家庭责任感” 挂钩。
所以,才会有人感慨:
伴侣有多爱这个家,看家务分担多少。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报道,一些夫妻在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
对方什么时候主动承担起某项家务;
对方一周做几次家务;
对方在分担家务后,家庭关系有了什么样的改善。
每到这个时候,评论里就会出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有人晒出丈夫每天下班后主动帮忙洗碗;
有人说妻子怀孕时丈夫承担了所有家务;
有人说自己和妻子轮流做饭,家庭生活其乐融融。
当然,也不乏一些不同的声音:
“我老公觉得男人就不该做家务,那是女人的事!”
“我老婆说她忙不过来,让我帮忙打扫卫生,我哪有时间啊!”
同时,也有岳父站出来 “恨铁不成钢”:
“如果我女儿以后结婚过这样的日子,累得半死还没人帮忙,我宁愿她不结婚!”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如果女婿懂得心疼妻子,分担家务也不算什么。但倘若他自己整天无所事事,还对妻子的辛苦视而不见。那真是又可气,又让人无奈!”
以上所有的言论,各有各的角度。
仔细分析过来,其实就是一个问题:
确定了家里的 “家务大权” 后,夫妻关系还是平等的吗?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案例:
其实,丈夫能不能让妻子分担家务,只是表象。
本质是,在丈夫心中,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仅仅局限于赚钱。
这是对家庭责任的片面理解。
更可怕的是,一旦丈夫以这种观念对待家庭,对于妻子的付出和感受逐渐漠视之后。
妻子的辛苦和努力,他就再也不会放在心上了。
他关注的,只是自己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所谓 “地位”。
家庭之 “主”,主的是谁的幸福?
是自己的幸福,却忽略了妻子的幸福。
可见,“家务大权” 的归属,很多时候,不是基于谁更有体力做家务,谁能把家务做得更完美。
而是演变成了一种责任的逃避与担当的考验。
一旦其中一方陷入对家务责任的错误认知中,就会一步步侵蚀婚姻最重要的:
理解与关爱。
02 双手不沾,依赖成性
情感专家曾说过:
“婚姻中的家务分担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夫妻间的尊重与体谅。”
承担起家务责任,体现尊重;
逃避家务的人,就会显得自私。
自私的人无论在外面多么风光,回到家都让伴侣独自面对琐碎。
最后伴侣能坚持多久,全由其耐心决定。
这也就是每个人都应重视家务分配的原因:
主动承担,能够增进感情,避免因家务引发的各种矛盾。
因为双手不沾家务的日子,对家庭和谐极为不利。
前段时间,有个同事在抱怨自己的婚姻。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男人只要赚钱就好。
聊起这件事,他懊悔不已:
“男人绝对不能忽视家务事,你永远不知道妻子独自承担家务有多累!”
他在婚姻里,从不做家务。
妻子每天除了上班,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孩子。
而他一回家就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对妻子的忙碌视而不见。
妻子偶尔抱怨几句,他还不耐烦地说:
“我在外面工作那么辛苦,你做点家务怎么了!”
回忆起那段日子,他只觉得愧疚:
“我就像个大爷,什么都不管。”
而妻子过得好不好,全看她的容忍度有多高。
如果妻子是个很能忍耐的人,还能勉强维持家庭表面的平静;
而倘若她不堪重负,便会导致家庭关系急剧恶化。
因为 “家务分担上的差异”,会逐渐演变成情感上的疏离。
身处主动分担家务一方的人,会不自觉对另一方的自私感到失望,而不断减少情感投入;
身处逃避家务一方的人,则渐渐习惯了被照顾、被容忍、被迁就。
同事便提到了一个细节:
倘若两人发生争吵,妻子总会提到他从不做家务这件事。
她要让他知道自己的辛苦,是不是他真的一点都不在乎。
为了平息争吵,哪怕他心里不情愿,都不得不承诺以后会帮忙,可往往只是说说而已。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算有理,也变得无理。”
那是一种情感上的谴责。
再加上,长时间的 “付出不被认可”,很容易导致承担家务较多的一方产生怨恨、疲惫的心态。
此时,若要改变这样的心态,不是强行要求对方改变。
而是要试着重新审视彼此的角色,去寻求相互体谅。
不只看到自己的辛苦,还要看到对方在家庭中的其他贡献。
去明确一个事实:
这个家不是一个人独自支撑的。
而是要两个人为了家庭的幸福,共同努力。
03 好的婚姻,不是各自为政
话说到这,可能会有人要说了:
做家务哪有那么简单?明明也很繁琐的!
的确,有句老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做家务不知操持之难。”
操持家务的人要负责什么?
小到一日三餐的准备,大到家居环境的维护、孩子的生活照料等,涉及家庭生活的角角落落。
他们要精心安排,一点精力都不敢浪费。
也要为家庭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保障家人的生活品质、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样一件件事做下来,可能专业的家政人员也会觉得累。
为了避免这些繁重的家务负担都落在一人身上,“分工合作式婚姻” 应运而生了:
各自承担一部分家务,为家庭共同出力,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但其实,婚姻中哪能分得那么清楚。
一旦有了突发情况,一旦涉及双方家庭的事务处理。
家务上的界限分明,反而容易让彼此产生隔阂。
比如双方一味计较谁做的家务多谁做的少;
比如双方推诿,把家务变成互相扯皮的战场。
所以到头来,婚姻里还是要面临这个关键问题:
这个家,到底家务怎么分?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谁更有时间,谁更擅长某项家务。
它更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一、婚后家务明规划
夫妻不能羞于谈家务,要坦诚地谈家务。
每一项家务,不是谁的额外负担,而是为这个家庭幸福添的一份保障。
所以不仅要谈家务,更要善于规划家务。
把家庭共同事务摆在明面上,安排好每一项家务的承担者。
二、主大事,顾小事
这一点,也是允许 “灵活调整” 的存在。
这并不代表是随意逃避家务,而是支持在把主要家务责任明确的前提下。
根据各自的工作、生活情况,灵活调整一些小家务的分配。
这笔 “账” 可以是今天你忙我来做,明天我累你帮忙。
三、共同协作共同承担
有对模范夫妻曾经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模式:
在家里有一个家务日程表,写了两个人每周的家务任务。
不管谁有空,都会按照日程表去完成相应家务。
要处理特殊家务,也共同商量一起完成。
这个日程表就是他们的 “家务协作计划”。
共同分担家务,共同享受家庭的温馨。
这是强调,夫妻双方是一个家的整体。
不分彼此,不分多少。
04
最后,也想阐明一个基本理念:
夫妻家务,是小事不纠结,大事彼此商量。
作家钱钟书曾说过: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让婚姻这座围城坚固的,除了爱情,还有生活中的点滴琐事。”
恋爱,可以只注重情感上的甜蜜浪漫;
而婚姻,必须落实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付出。
因为婚姻,就是互相 “扶持”。
感情是纽带,家庭责任也是纽带。
一段婚姻要讲究感情上的融洽,也要考虑家务观的契合。
对于家务分配,彼此开诚布公;
对于家务执行,都有合理规划。
同时,家务上分得清了,感情上也要心中有数。
一个家庭,需要时常进行角色的互换体验。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将心比心”,体谅彼此难处。
因为每个人所承担的家务,面临的情况不同,对彼此的期望也不同。
当想法不一致时,便容易引发冲突。
而化解冲突,就需要将心比心,重新评估彼此的关系。
看清各自的苦与累,理解对方,从而化解矛盾。
谈家务,最终其实还是谈感情。
用感情维系家庭,让家务为家庭添彩。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