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培养,都尽可能地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度,可同时,不少家长也因此忽略了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重要性。
假如孩子在年幼时没有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当他开始发展自主观念后,个性将会更突出,孩子的不守规矩的言行就会给其他人造成许多困扰和麻烦,而且还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有句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秩序是让人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但是很多父母在教孩子规矩的时候,容易急功近利,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守规矩的方法?
给孩子制定规矩
在家中和出外,家长都要提前给孩子说明规矩,并且用简洁、具体的方式让孩子清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够做哪些事。家长和孩子沟通时也要语气坚定,不要使用发问,否则孩子会从中认为自己是可以拒绝家长的要求。
赏罚分明,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家长首先可以先与孩子说明,如果孩子能够遵守规矩,就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奖励而自律。一旦孩子破坏规矩,家长马上和孩子重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并且让孩子知道再犯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再次不守规矩的时候,家长不能心软,马上命令孩子实行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说明规矩的时候,要提醒孩子时刻专注于你的眼神和话语,家长的情绪要冷静、严肃,耐心地面对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从你的话、乐于遵守规矩。看到孩子不守规矩,家长只需要马上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即可,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责骂孩子,更不能出现体罚孩子的情况,以免伤害自尊心。
要让孩子清晰并坚持实践规矩
6岁前的孩子,家长必须要让他们清晰六大基本规则:1、不允许出现粗野、粗俗的行为;2、不能不问自取;3、用完东西要物归原位;4、先到先得;5、不可以打扰他人;6、做错事就要道歉。家长还需要让孩子明白,守规矩是得到自由的前提,因此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上坚持遵守规矩的行为。
形成规则意识
那在培养孩子规矩的过程中,孩子打破了规矩应该怎么处理呢?父母又应该怎么办呢?
加强引导
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一个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环境,更愿意与他人协作,将来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不要轻视家规的重要性,不只关乎教养,也深深影响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为人处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