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就是一个人自顾自地学 —— 这不是自学的定义,而是对自学最大的误解。
说到自学,首先要说说我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和软件,这是我见过的最不需要社交的专业,大家的常态是一人一电脑,一嗨一整天。
但是并非每个软件工程师都这样。总有一小撮人会建立自己的圈子,经常和朋友们探讨些什么东西。学校里那些见多识广,技术比周边好很多的人基本都是这类人。毕业以后,也往往是这类人晋升最快。而那些一直懒得和人交流的人的职业发展就逊色多了。
然后说说写作。这事儿天然是需要社交的,你写我读,你来我往之间就擦出了“火花”。
昨天和一位同行的朋友漆哥聊天,他说他很佩服写作社群里的一个点评很用心的小姑娘,她每一次的评论字数都在500字以上。结果就是她关注的牛人反过来都开始关注她了。我乍一听,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或者不以为意。但是随后我就意识到这件事很了不得,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模仿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牛人建立联系的接口,很值得借鉴。
再说社交工具。李笑来的新书《自学是门手艺》介绍了一款在线项目托管软件github, 大家可以对同一个项目进行复制,分支,合并,所以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用作品进行社交的的平台。我自己就深受其益,经常在上面找一些现成的项目源码来学习。笑来还把自己的书都发布到了上面
再说说我自己。我在学习社交方面做得不太好,一直想模仿那些有自己的圈子的人,却一直怕耽误时间或者效率太低。当然这全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自卑。好在我发现自卑恰恰是需要靠社交解决的问题,因为看到别人的笨拙就会更加宽容自己的笨拙,看到别人的好就更有动力去变得更好。如此,形成良心循环,如此,才有了github,Stack Overflow这样全球知名的平台。
最后,所谓的社交并不局限于某些行为,更多指的是一种思维习惯,愿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养成社交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