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参加一个饭局,到场的都是些同事,人也不算多。现如今人们仿佛集体得了类似依赖症的疾病,即使同桌吃饭,也都免不了时时盯着手机,像是怕错过了什么重要消息。其实无非是冯小刚骂仗、林丹出轨之类的新闻,无关痛痒,热不过几天。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俗话说就是身上有酒了,大家才把手机收了,气氛也热闹起来。从这个层面上讲,酒确实是好东西。
酒桌不像会议室,大家会很平等的交流。但常常我们能够发现,像许多场合一样,酒桌上也会有人成为中心,有人引导话题,还有些人,默默听着,偶尔插科打诨几句。
记得高一分文理,当时学校文理有两套教学班子,彼此也少不了竞争。我那时候成绩也还不错,于是两边的老师都来劝我。虽说最后选择了理科,但当时语文老师的几句话,却对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口才好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焦点,从而引人注目。这句话虽说不能盖全,但整体是正确的。当然,我一直认为,对我而言,选择理科是非常明智的。尤其到后来才明白过来,所谓口才好,与文理并无太大关系,反倒常见一些文科生,文辞华丽,但所言空洞无物,更让人生厌。也多亏了这句话,进了理科班后,反而更努力的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锻炼写作,如今看来,还是有些受益的。
怎样才算是口才好呢?
参加过许多场合,也听过讲座、培训,甚至日常经常的开会。想必那类通篇理论、概念,满堂口号与目标的独白者,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一般这种时候,听众就不可避免的要求助于手机、周公、或者邻座的人了。那么,在这种场合,我们能记住多少其中的内容呢?
答案显而易见,能记住的,很少。人是趋向于懒惰的,尤其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人们早已习惯于将信息转换成大脑容易理解的形式来接受。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经历的、所见到的,大都是一件件的事情,而从中提取概念、理论这样的事,极少有人会做。因此,故事,比理论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故事可以调节气氛。酒桌上,一个参与度高的故事,可以快速的使大家熟络起来;培训中,一个正能量的故事,仿佛给大家注入了一针鸡血,使群情激奋。只要运用得当,好故事绝对能给演讲者提供助力,渲染感情。
故事可以使理论更加清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例子。华尔街号称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但其中许多的交易员文化水平并不高。这些交易员常常会去拜访经济学、数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除了装装样子之外,也不乏取真经者。可是这让学者们很是头疼,给学历仅仅是高中的人讲解高深的概率知识,无疑是对牛弹琴。于是许多奇妙的、不知所云的名词出现了:“蝴蝶效应”、“黑天鹅事件”、“木桶理论”,等等。虽然听上去很不靠谱,但这确实是故事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最后,从个人的角度讲,故事可以让你引人注意。当你在激烈的讨论中,用简短的语言、简洁的故事,轻松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获得众人的认可,我想,无论是意中人的芳心,还是领导的赏识,都会变得唾手可得。
那么,怎样才算是会讲故事?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他能够给听众营造出一种画面感。画面即想象,是听众将语言描述转变成脑海中的形象的过程。毕竟语言是后天培养的,抽象的技巧,而对画面的感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他能够通过故事,传递一种情感,或积极、或悲伤、或兴奋、或好奇,并让听众对这种情感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获得感悟。
同时,他的故事,他的讲述,一定是吸引人的。语言精练,表义明确,不会冗长而令听众厌烦,也不会缺枝少叶,表达不清。就像陈奕迅有一首歌,《活得像一句广告》:“你必须活得像一句广告,谁会有时间听你唠叨。”虽然歌词本身是反讽的,可现实如此,我们也只能无奈。
如何讲好故事?
首先,选择故事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本应该是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可就有人不懂。我就认识一些人,明明肚子里墨水不多,还偏偏喜欢发言讲两句,其结果就是一两个故事翻过来复过去地讲,不分场合,不分听众,常常会闹出笑话。还是用当下的例子,比如你参加婚宴,非扯上两句林丹出轨,最后还嘱咐新娘一定要早做打算。后果如何,就当真是不用多说了。
我认为故事大体分三类。
气氛型故事:顾名思义,主要用于调节气氛,起过渡作用。常用的有时政新闻,野史典故,小道消息,明星八卦,领导坏话。
实例型故事:多用于加深重点,使表义明确。比如成功的范例,触类旁通的小知识。
教育型故事:能够激励群情,指导行动。这类最多,像名人轶事,美好愿景,不一而足。
这三类故事,很明显是存在交集的,且有些故事可根据场合调整。这里只作参考,至于具体选择,自然是因情况而定。我并不赞同一招鲜,吃遍天的理论。就像高考作文,有的老师让同学就记住一个故事,然后从各个角度对故事进行分析,最后无论作文题目如何,都可以使用。我到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司马迁受了宫刑还潜心史学,最终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受不了了,我吐会先。)
所以,讲好故事的一个大前提是博闻强记。多读书,多关注新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锻炼思考。不仅知道的故事多,也令讲出来的故事言之有物,事理俱佳。
故事有了,如何讲好它呢?
第一,精练你的语言,让故事更有吸引力。
这一点在上文讲好故事的标准的时候有提到过。其实上文所说的更强调故事本身,不要背景繁杂,故事冗长。这里要说的,是讲述者自身的语言能力。没错,精练语言是一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达,必须多加练习,阅读经典,在尝试中积累。
故事讲的好坏,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大概就是对听众的吸引能力。讲的人口若悬河,听的人昏昏欲睡,这自然不能算是讲得好。
第二,根据听众调节内容,让故事获得共鸣。
讲故事不仅仅让听众听到,还要听进去。所谓听进去,就是产生共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听众。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听众群体的不同,对所讲的故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获得更多的共鸣。这主要考验的是游走于不同观点之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达成,往往需要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广泛的涉猎各类知识。
第三,注意起承转合,增加故事的粘稠度。
故事要引人入胜,起承转合自然少不了。所谓增加粘稠度,是指故事能够根植于听者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好的开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情节要逼真,起码不能有很明显的逻辑漏洞;适当地安排意外、转折,跳出常规思维之外的故事,往往更容易让人记住;合理把握高潮部分,调动情绪的同时,不让故事落入俗套;最后,还有一个小窍门,人们往往更关心与自身有关的故事。
这里要推荐一下二月河写的《雍正王朝》,作为小说,其在讲故事的能力上,确实是值得推崇的。其中讲到宰相高士奇告老还乡,隐姓埋名当教书先生,最后亮明身份的故事,可谓起承转合之典范。
第四,对故事进行适当的总结,提高故事的价值。
讲故事,更多时候还是希望听众从故事中获得知识。前面提到过,人们大都懒于提取概念、理论,因此,故事讲述者自然就肩负起了总结的义务。
听者懒于自己总结,并不代表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当讲述者讲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提炼成概念化的知识,传授给听者,无疑让听者有受益之感,故事的价值也相应提高了。
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领导在开会的过程中,故事讲着讲着跑题了,无法总结出既定的意义,当领导发现了这种情况,赶忙生拉硬拽的通过混淆概念等途径把主题兜回来。显然,这不是好的讲述者。所以,把握主题,同样也非常重要。
文章写到这里,大概算是结尾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能让我们得到很多。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