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突然发现,距离上一次发朋友圈,已经过去了 4 天。
而且,那条还是公司的通稿。
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压抑自己情绪的人,但是今年以后,他发现每次发朋友圈之前,都会想很多东西:
- 同事都在忙,自己发吃喝玩乐是不是不合时宜?
- 观点自己认同,但会不会刺激到保守的朋友?
- 消极情绪很重,发出去后会不会显得太难看?
顾虑多了,就懒得发了。有四五次,发出去之后,也马上反悔,赶紧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他也想过分组,但很怕有些组区隔不够,认识的人交流发现你对他分别对待,似乎也容易尴尬。
那还是放弃吧。
别人问起来,说你怎么变了,他的回答很官方:忙吧。
刚开始他以为这只是自己的状态,苦恼患得患失,终究不成大事。
但一次在小圈子里和朋友讨论,竟收获了一大堆认同。总结来说:
第一,难以讨好每一个人。
加的好友增多,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其中有太多我们不想或不敢去得罪。
比如 A 喜欢二次元,但他不敢在朋友圈表达,因为太多人仍然对这一个领域持保守态度,甚至有人会有敌意。不想跟朋友闹不愉快,那索性不发。
第二,回复的压力很大。
B 的答案深得共鸣:发完有熟或不熟的、理解或不理解的评论,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还要根据对方的身份,适配不同的语气。比如对老师谦卑,对同事客气,对朋友撒娇——想想都累。
第三,真的是时间太少。
C 说,已经一周没打开过朋友圈了。
她做互联网工作,实在太忙,回到家后倒头就睡。有朋友喜欢发条状态秀秀加班,但她觉得没有必要,用成果说话是最好的证明方式。
第四,避免各种转发邀请。
D 说,经常会有朋友希望他转发广告、投票,但自己真心觉得发出去没意义,于是索性关掉了朋友圈。
他人让转发时,直接回复:不好意思,我不玩朋友圈。
第五,封锁自己的情感。
E 说,可能是年龄增长的原因吧。
年轻时难以控制情绪,总觉得做自己就好,无所谓其他。然后慢慢开始多了顾虑,少了冲动。最后索性封锁情感,只表达客观状态。
说到最后,大家又聊起了微博。
那个像广场的地方,看似谁都可见,但却有种道不明的安全感。
我是尾巴:
对自己来说,有问题就打电话给老友,有观点就找到专业人士定点沟通,有故事就在简书写篇文字。
情绪需要有个出口,只是这个出口不一定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