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盛夏之夜,听完梁老师的课,更加的使我热血沸腾。是梁老师让我彻底的爱上了PPT。之所以说是彻底的爱上PPT,是因为原来就一直都在课堂上使用它!听了梁老师的课便成功把ppt深深植入我的脑海!
一、初识PPT
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刚上班不久之后,受到我们学校的陈静老师的影响。因为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读的不是师范学校,所以刚开始并不知道PPT,看到陈老师在电脑上演示PPT,那神奇的画面一会一便,简直是太玩了。后来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制作PPT,也会上网去观摩别人的课件都是怎么做的。我还记得第一次我做PPT 的时候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做了四个小时,才弄出来一节课,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使用PPT,孩子们课高兴了,眼睛一直盯着大屏幕,当下课的时候,班级的孩子们都自觉的鼓起掌来,那个时候我激动的眼睛里挂着泪花,那个时候我发誓,我要多用PPT上课,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溜号了,感觉自己找到宝”!
二、使用PPT
我所教的学科是初中英语,从语言环境上讲,我们农村并不具备。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直接导致孩子们不喜欢英语,再因为英语的单词量大,语法枯燥,课文乏味......又影响了一批孩子厌恶英语,弃学。所以,我选在新授课的时候选择使用它------PPT,因为它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它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它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效果却还是不尽人意。
就像梁老师说的那样,我太过于注重课件带来的“新鲜感”,忽略了它的实用效果。引用了很多“热门话题”,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导致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看的是挺入迷,但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印象不深。并且课件内容过多教材中有的、学生可以自己归纳出的内容也都重复出现在ppt中。看似面面俱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听完梁老师的课后,我现在想想是自己没有弄明白PPT,它只是个教学手段,可我却完全依赖于它,最后的结果却是事半功倍,心累的我都要哭了。
三、再识PPT
听完梁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再次的重新认识了它!好的ppt,有三大作用:情境创设、化抽象为直观、交互练习。而要实现这些作用,就要在制作时下点功夫了。ppt并不是随便在网络上搜搜,改改就可以的。结合梁老师的讲解,我认为制作讲课用的PPT课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明确。 在做课件前,对教学已经有明确思路。这堂课要讲什么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讲解?如何组织素材,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不可只图“热闹”,引用过多跟主题无关材料。
2.风格统一。本来我以为课件要“吸睛”。但听完这节课,我开始喜欢简约风格,少动画,少背景,多图表。我觉得,文字使用要尽量用关键语句;必要时用动画加强效果,但不能过多,导致“眼花缭乱”。
3.配色简洁。
使用的颜色一定要协调,尽量保持同一色调。(巧用“取色器”,可以使用已有的颜色。)正如梁老师所说,ppt只是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过多的吸引了听课者目光,减少了对讲课人语言的关注、理解。按照这些方面,我重新修改了自己之前用过的一个课件。删掉了多余文字,简化了背景,统一了风格。自我感觉,比之前的简约清晰多了。还请各位老师帮忙指正!现在,感觉自己又要迫不及待地与它“亲密接触”啦!期待着开学,再试身手。放开那个ppt“有毒”,让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