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海音代表作《城南旧事》中,有一个短篇《兰姨娘》。
兰姨娘只是旧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女子,妖娆而美丽,乐观而多情。
兰姨娘十四岁,就被亲生父母贱卖,从苏州到了北京的烟花之地。
二十岁,做了大户人家的妾,五年后,离开大户人家,成了下堂妾。
她自己说,是她主动要离开,“他们一大家子对付我一个,我还有几个五年呀。”
不管是哪一种,兰姨娘都像那个年代,出名的娜拉一样,有了几分真实的勇气。
客居在英子家的兰姨娘,梳着好看的元宝髻,插着一排茉莉花,穿着轻俏,照样玩笑逗乐,听戏逛街。
兰姨娘的身世遭际,旁人看来,如同黄连般苦了,但兰姨娘不曾絮叨,既不求别人的同情,也不博别人的暖意,更无意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过往遭际如同缓缓的流水,似乎不留痕迹。
她是赤条条一个,只对自己负责,是对未来不失希望的一个主。
基于生活的痕迹,当然她也有伺候讨好男人的一套本事,轻飘飘就俘虏了英子爸爸的心,把英子妈妈的心也就那么轻而易举地搅在醋缸里。
如果不是英子有意牵线搭桥,兰姨娘跟了英子爸爸,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保护自己的妈妈,英子将兰姨娘和同样客居在自己家中的一个大学生,牵到了一起,兰姨娘满怀希望地跟着自己觅得的良人一同出发了,奔向了另一个可能。
兰姨娘的结局好坏未可知,但是就兰姨娘对人生满怀希望的积极的态度而言,即使再一次被抛弃或是出走,照样可以谈笑风雨。
这个世上,从来都没有值不值,配不配;只有,愿不愿意,敢不敢,怕不怕。
兰姨娘苦吗?苦得可比黄连滴水。
但是我们却不会为兰姨娘担太多的心,因为她内心有的阳光,对未来任何可能都敞开了心扉。
苦痛是人生常态,认同吗?
遍看周遭,古今中外流芳百世、后世敬仰者也好,路人甲乙也罢,大人物顶着大悲喜,小人物承着小悲喜,每个人头顶着都是自己悲喜的全世界。
我们看到的顺风顺水,十全十美,光环加身的人生,又有哪一个不是,从曾经的泥沼中爬出来的呢?
从前车马很慢,现在瞬息万变;从前故土难离现在说走就走;从前生命中的人屈指可数现在拥挤不堪……
周遭环境不断变化重置,事情发展周折不定,身心跟着奔波跌宕。
有人要离开,有人要走进,有人再也不见,有人会陪伴一生,每一次离开,每一次走进,都是一次关系的打破和重建,都是一次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陌生的过程,都是一次过往生命的割裂,都是一次从舒适区到未知的可能和不确定,而每一次势必都伴随着苦痛的经历。
苦痛会来自生命的各个方面,各个元素,你有什么,苦痛就会来自什么,360度,度度有苦。
苦痛就是人生的常态,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苦得终日绝望恹恹。
有的人苦中作乐,有的人和血吞,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笑谈风雨。
苦痛有大有小,希望也同样。
苦痛低谷之际要给自一个小的希望以支撑。
好好睡一觉,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
好好吃饭,明天元气满满;
好好读书,明天就会找到答案。
……
当一个个小的希望都达成后,就拥有了实现更大希望的能力。
低谷巅峰交替出现,爬坡后必下坡,苦痛与希望交织,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苦痛就是希望的垫脚石,就是希望的必经之路,没有苦痛,希望就没了意义?
希望则是苦痛的一剂良药,没有希望苦痛便没有了出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降临!
——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