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冬日的暖阳,透过飘窗,倾洒在床头。难得周末清闲在家,在简村闲逛已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偶遇沧海沧浪的一篇文章《卓越的演讲口才是如何练成的》。对于一个拙嘴笨舌的我来说,看了这个标题,往事如一部尘封的电影,一幕幕出现在眼前,童年那颗敏感而易碎的心,永远刻骨铭心……
大概八九岁的时候,从农村转到市内上学,因为家境贫寒,在令人向往的城市里,我更加内向了。不敢大声说话,家里来了客人,我怯生生地躲得老远观望,甚至包括特别疼爱我的爷爷、姥爷、爸爸等,我也不敢亲近。我也不敢和院里城里的孩子一起玩,我只会躲到门后,透过门缝,悄悄地窥探着外面疯玩的小朋友。和蔼慈祥的冯妈,她家快成了幼儿园,院里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去她家玩。唯独我例外,在我的眼里,她好像是个巫婆似的,我怕只要我进了她家门,我再也出不来,被关进无底的深渊。于是,每一次见到她,我准会一溜烟儿地跑回家,然后插上门,待看不到她的身影,我才会探出小脑袋。每天,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让我挥霍在一个人的世界。躲在门后上,通过门缝,羡慕地看外面的精彩,常常是望得出了神。
那时候,每逢和堂姐一起拜年,亲戚总是夸大我两天的堂姐,而忽略我的存在呢?这个时候,我总会悄悄滴退出。我强烈地感到,我和这个世界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不是大人,永远不懂孩子的世界?也许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到我那颗敏感的心。
就这样,这种阴影像梦魇一般,笼罩着并影响着我的生活。以至于以后的几十年间,我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在公开场所发言,即使是勉强发言,我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庞热辣辣的;剧烈的心跳在胸腔发出沉闷而缓慢的撞击声;怪异的,几乎变调的声音,自己听了都觉得可笑。那种场景,那简直有一副无形的枷锁上身,浑身不自在。
到了不惑之年后,顿悟了不少,坦然放下所有执拗与无知。于是,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努力提升自己,珍惜时间,和岁月一同赛跑。真的,人生每走一步都算数。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知道有多少个坚持后,我不再惧怕演讲,不再惧怕大会发言,也不再惧怕讲公开课,我不再惧怕这个世界。因为那束明亮的光,让我内心的强大起来,终于摆脱了笼罩在骨子里的阴影,打开了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