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记录:
我们要想办法,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
科学不是万能,科学不是符咒,科学是一种追寻的精神。
西方世界是什么?
欧美的文明,两个源泉:犹太的上帝、希腊的求知。开启了基督教的世界,相信有神,神会归纳出一套尽善尽美的天地。按最高的理性去追,是可以追的出来的。
欧美的军事民主制度,打仗的时候每个战士都有权利说话,掠夺的战果大家平分。这就是自由、平等、勇武进取,正好是资本主义的精神。
但现在这种因为族群聚合的信仰,因为都市化被散开,世界全球性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意义,于是无所适从。听到的信息很多,但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
西方的发展趋势:会打架的人、会组织人的人,有钱人,头脸人物的聚集,吸收新的血液正在加强。少数寡头政治被端到台面。上层阶级在固定,中产在萎缩。上面一收网,底下就要挨饿。
评论:制度造就了现在的社会,而制度之前是人们的信念,信念的形成在于特定的经历以及环境。这个溯源的说法和施展的《中国史纲》的观点是可以衔接上的。都市化的我不认为是主要原因,资源的集中化是在近几年出现的,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因为网络效应被放大,而这种控制力可以不依赖庞大的组织。
中国世界是什么?
中国尊重过去,注重延续,来龙去脉。是中国的好处,也是中国的缺陷。
中国世界以人为头,没有上帝。天心是人心,盘古就是象征。天地人三才,人为贵。没有人的眼光,没有人的知识,没有人的感情,没有人的智慧,就没有天地。
中国人讲关系,就构成优势和弱势的差别。我么始终没有脱开帝权,有了皇帝,就有了内廷。有了内廷,政府就不存在。真实政府和内廷永远有这个对抗,于是国家一定分裂,人人都想做皇帝。使得我们无法解放自己,也绑住我们自动自发的精神。
评论:讲关系造就了中国经济的扩散能力,同时也阻隔了很多交易。期望信息的透明化,和集中制能让大家更具有契约精神。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划出界限。
五四的启蒙到目前还没过去,这种东西什么时候会过去呢?
要里头自己喘不过气来,然后仰着头说我不怕这个,不怕那个。
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
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我们要设想,我们没见到的地方,那个世界可能什么样。但现在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样的人。今天日子过得太舒服,人为了赶潮流,人这样走下去,就变成活的机器。
评论:所以追求潮流,在现在时代看是正确的。一件事情短期正确,长期有可能是错误,那这件事还值得去做的吗?
怎么应对这个时代?
人要找归宿,要找理想境界。
我的历史观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长的是政治,比政治稍长的是经济,比经济稍长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一个人拿宇宙的变化,人事兴废统统融合在情感里面。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就是我说的找归宿的问题。人自觉我是宇宙之间那个人,我不自尊,谁能尊敬我。
评论: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这句话忘了是从哪里看到的了,老先生直接说了第三个境界,也许在教育之外,每个人要树立自己的原则,不断从历史经历中迭代自己。执行—回顾—迭代--执行
您(许倬云)个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从生下就残缺,不争不抢,往里走安顿自己。只有失望之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过日子是为什么过。看东西要看他本身的意义,不是浮面。想东西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
张力说:做产品,很多时候关注人在具体场景下的行为。但是发现很多行为在抽象以后有太多的类似性,这种类似在社会学里有答案,在历史学有答案,在经济学里有答案。中间会有疑惑哪个答案才是对的,但后来发现,好的学者,从来不仅从本学科进行探寻。他们的观点或有侧重,但说的是同一个人类规律。上一次在《十三邀》里找答案的是社会学者--项飙,推荐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