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重播《平凡的世界》,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是我高一放暑假,在西安的一家小书店里站着看完了第一卷。
文章开篇是少平去学校食堂吃午饭的情景……少平的不甘平凡,努力向上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上初中,"文学"就开始对我们产生了化学作用。那时世界名著刚刚流行,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在书店看着那惶惶几十大本,一排码在书架上的"世界文学名著",感受那种夺人心魄的气势。
在当时我的心目中,文学=文化
其实书真没看过几本,到现在为止,我唯一完整读过的世界名著,仅有《简爱》。但那个时候,我可以背出书架上几乎90%的书名和作者。为啥要背这么多?显得有文化呗。
有件特别荒谬的事,就是上学那会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有一个"梦想",啥梦想?就是眼睛近视。因为那样就可以戴上眼镜,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了。
上了大学,时间多了,书也渐渐多了起来,我读了《骆驼祥子》《家春秋》《文化苦旅》《白鹿原》《围城》……我读的很矜持,文学的殿堂里我们小心翼翼。
工作之后,有了工资,买的书就更多了,那时候,开始有独立的思想,喜欢叛逆风,我又读了《王小波系列》《余华系列》《王朔系列》,但不管心态如何变化,始终有一种潜意识,就是要多读书,尤其是文学类的书。
时间一晃过了十年。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也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怎么我的生活一点都没变呢?那些激情、感动、眼泪、奋斗……就像过眼烟云,弹指一挥,什么都没剩下,现实中,还是那个懒惰的我,挫败的我,活得浑浑噩噩。
有段时间,我抑郁了。因为很迷茫,没有人生方向。这段痛苦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个人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
于是,我开始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慢慢的,对我的情绪,思维里的一些弱点,有了些了解,并开始调整自己。心理类的书读多了,慢慢的自然的就过渡到思考类,学习类的图书……我发现,我的精神世界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文学,是可以陶冶人,激励人,但是,如果一个人底层的思维就是错的,那么文学就变成了鸡汤,当时读来震撼不已,可没两天又回到了现实。
我明白了,所有好的东西,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基础之上,否则再好的东西,也被糟蹋了。
我有一个同事,985一本,文学硕士。读文学和学术著作,说破万卷,都是少的,文学功底不可谓不强。但是和他交流后,我发现他非常鄙视鸡汤。
开始我以为,他只是鄙视成功学和那些浅薄的速食读物。后来发现,不是的,他其实鄙视一切励志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他连看都没看过,就鄙视的说"鸡汤"。
他鄙视的东西里,有很多都是科学的东西,是方法论,根本就不是"鸡汤",但因为他底层的思维的原因,他的大脑自动把它们屏蔽了。
一个东西,连看都没看,就下结论,这是文学精神吗?可是他那么深厚的文学功底,怎能说他没有文学精神?
这看似很矛盾。
问题其实出在底层概念和逻辑上。
如果你读过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或者不说文学大师了,就是一些名家的作品。
你都会发现,其实他们何止是文学家,小说家,他们同时也是心理学家,思维学家。他们深谙人性,对人类的思维短板和盲区了如指掌。所以他们写出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有那么强的感染力。
一个人是否正确,或者接近正确,就看他底层的概念和逻辑是否足够正确。而不取决于他有多少文化,有多少知识。
……要上班了,先写这么多吧。碎碎念,写的很乱,纯属个人感悟,没有代表性。忽然又想起是哪位文学大师的一句名言:我说的,也许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