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九九歌
今日夏至,一年中最炎热、雨量最大的一段日子就要来了。今年你准备好了吗?
花绽放、蛙鸣声声,暴雨初霁、彩虹当空,草木繁荣、鸟鸣虫噪,大自然中最有生命力的日子也随之而来。《礼记》中说,夏至时“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正是一派万物争荣的样子。
夏至的“至”,不是指夏天“到了”,而是指日长最长、日影最短的“极至”。从天文学上讲,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而如果从气候学上看,夏至过后暑热模式才正式开启,一个来月后的“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接下来就让我们将一起聊聊关于夏至的故事。
一、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二、古代夏至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táng)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中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三、夏至习俗知多少?
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有打卤面、炸酱面、牛肉面、鸡蛋面等,吃起来别有风味。吃面时,人们喜欢将面煮熟后用冷水过一下,然后用芝麻酱(或炸酱)、花椒油、老陈醋、黄瓜丝等拌一下,再把蒜瓣捣成蒜泥,往上一泼,味道鲜美,还能降温消暑。
江南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夏至人们还大秀凉菜、生菜,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江南还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的谚语,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更健康。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在当代,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运行的空调不过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的另一种体现而已。
四、夏至食“苦”养心
夏至热食“苦”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大补”。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饮食也要“防晒”
德国和荷兰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西红柿可防晒。别忘了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既可以消暑,又能补钾和维生素。
养生健脾多喝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夏至养生宜清补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以清补、祛暑化湿、健脾为大原则。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银耳、虾、瘦肉、薏米、鸭肉、鲫鱼等。
天气提示:
夏至多阴雨
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北京地区21日午后到夜间,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以小到中雨为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短时大风或冰雹。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22日白天到夜间。23日至24日仍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外出小伙伴及时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