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最美好的享受,最受不了的是跟人聊天。——卢梭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独处,并不是排斥与外界的联系、与他人的交往及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关键是一些交往有没有质量,参加的活动有没有意义。如果是因为内心孤独,不敢独处,就想着图个热闹,想必内心一定是空虚寂寞的。但,纵然是呼朋唤友、觥筹交错,就怕酒尽人散之后的你还是孤独,甚至是空虚的相加,得到的仍然是寂寞。
有人说独处的人性格都是孤僻的,也有的人怕别人说孤僻不合群,于是到处找圈子入圈子。其实,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也未必是性格孤僻的人,他就是很享受独处的乐趣,也会很充实的打理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和性格是两回事,即便是有的人很开朗,喜欢呼朋唤友,喜欢浮华世界,而一旦独处就寂寞无聊,不敢一个人在家,这就是没有独处能力,因为他的心是漂浮在外的,所以生活就会很糟糕。
真正的独处反射着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其必定是有精神内涵充盈饱满起来的。喜欢独处不代表断绝与外界的交往,当自己有了足够的积累,去见同样也有积累的人,互相馈赠,彼此受益,这才是高质量的交往。所谓融入圈子,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其实观察不难发现,独处的人都能安静的捧一本书。如果一个人能安静读书、思考,那么他纵然是有不如意的时候,但一定不会浮躁不安。读书能让人安静下来,最好还能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说不定某个观点就会让心触动,这正好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整理与梳理。所以,看书思考的习惯是可以慢慢养成的,慢慢地再随笔写点感悟,心扉也就慢慢变得通透明亮,就会觉得这种独处的状态非常舒服,要比看手机玩游戏更让人心里感到充实。
一个人独处,不是与世隔绝。一群人交往,不是必须要融进圈子。生活方式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压力,而且,当一个人有了独处的能力,什么样的问题都能理性面对。
所以,要活出自我的精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