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无用之美


你是否曾被一束光影所惊艳,是否发现无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小物件都能给予一份美的体验?“无用美学”即从生活中没有实际功用的寻常之物中发现其蕴含的独特审美价值,不期而遇、独特、美丽、值得、欣赏是它的标签。

庄子在《人间世》中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无用之美才是大美。真正的“美”是情感的,而不是知识的。它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高远与超脱,可以慰藉脆弱易伤的心灵,可以舒缓疲惫紧张的神经,这种来自心灵上的净化和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满足与幸福感。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要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沥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与“活动”是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无用之美

世间无用之事,有着无以言表的美。

《无用之美》从小小的花笺谈起,把一些看似无用的“读古人手帖,留得枯叶、残荷听雨声”的琐事连起来,正好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从颜色、色泽等方面描摹花笺,同时用诗意化的语言解读了花笺的功用,给人以艺术感官的享受。

在京都清水寺下面的小街流连。见一家小店卖信笺,窄窄的宣纸,手掌般大小。洁白的宣纸上落着细小的樱花花瓣,三三两两,极少的几片,沉静如梦。

另几张宣纸上,点染几片红枫,随风翩翩落下,让人一瞬间感觉秋意袭来。花笺上大面积空白,空白处正好写字,花笺尺素,诗意幽幽。如果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红笺小字,说不尽的情思,落在美好的纸上,分外有古意。

引经据典,让作品余韵十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花笺的喜爱。这也许就应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

店主穿着白色的衣衫,提笔在宣纸上作画,一头微微曲卷的头发,鬓角有了星星白发。他见我捧着信笺看了又看,向着我微笑。这种花笺,原来叫怀柄纸,是古代文人和友人通信的便笺。怀柄纸让我想起唐代的“薛涛笺”。书中记载,成都有一口井,名薛涛井,井水是用来制薛涛笺的。唐代才女薛涛以芙蓉花为原料,井水制笺,花笺面如芙蓉,纸张柔韧光洁,其间暗含隐隐的花瓣,色彩斑斓,是宣纸中的佳品。一时间薛涛纸贵,当时的文人墨客竞相购买。

秋意渐浓,夜雨敲窗,这样的夜晚适合读古人的手帖。

王羲之《执手帖》写道:“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书法家在手帖中说,我很想念你,不能执手相看,只有各自珍重。《初月帖》:“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意思是说:我们相距这么远,收到信,觉得内心安慰。你太过牵挂我了,你好吗?我太多忧患,真不好。行旅途中,忧愁,心力交瘁。不写了,羲之报之。两份手帖都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笺,逸笔草草,情真意浓,余味悠长。

一句“卿佳不”,你好吗?深厚的情意一时间穿透千年的光阴。可惜的是,如今的人们,再也写不出墨笔绝美,情深义重,短小清雅的笺了。

此段引用王羲之两幅手帖的内容,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有情有义有才华的王羲之。同时现代科技让我们表达感情更快、更直接但也失去了醇厚的味道,“可惜”一词,流露出作者的遗憾。

落叶与残荷,原来都是世上无用之物

有位学生去拜访朱光潜先生,秋深了,见院中积着一层厚厚的落叶,学生找了一把小扫帚,要为老师清扫落叶。朱先生阻止他说:“我等了好久才存了那么厚的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

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生动、深刻。”多么有情趣。这与《红楼梦》中黛玉喜欢李义山的诗“留得残荷听雨声”,舍不得拔掉枯荷叶,都有萧瑟之美。人生难得听秋声,留得残荷与落叶,不过是为了听秋风秋雨之声。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美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自古文人喜欢做的事,大多是无用的,比如看樱、听雨、写信、观帖、赏画、吟诗、读书、品茗。这些世间无用的事,却能让人活得有滋有味。无用之事与文学、艺术、音乐、爱情相若,在浮躁的尘世间,它们宛如静夜的月光,抚慰每一颗荒寒的心。那些无用之美,沉浸在灵魂深处,不可言说。

当生活被实用主义所束缚,为有用而造、为有用而用成为大众的惯常思维,我们似乎在渐渐丢失生命最本真的意义,失去了对生活中美的基本感知。

但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生活的意义或许正在于一些无用小事,你不经意间的抬头、无意间的回眸都指向了美本身,一滴水、一颗石子、一片树叶都能创造震撼人心的美。恰逢冬日暖阳,风景正好,让我们认真体味生活中那份不期而遇且独特的美好,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寻一份诗意,收获精神的愉悦、情感的共鸣与灵魂的自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叔叔是个素爱把玩笔墨纸砚的“小文人”。 之所以称“小”,是因为在他眼中世界之大而人之渺小,知识永无终结而见识总有尽...
    皖南医学院阅读 3,725评论 1 3
  •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8,521评论 0 1
  • 家门口有一方池塘,小时候是我们的乐园。 池塘以前是养猪粮用的,街坊四邻家家户户都有养猪,所以就用竹竿把池塘划分为好...
    池塘水绿阅读 3,060评论 0 4
  • 《芙蓉空老蜀江花》 一一——唐朝女校书薛涛 文\夜雨一江 唐诗是中...
    夜雨一江_20fc阅读 4,140评论 0 8
  • 宣笔春秋 文房锦绣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在中国文化里,是独特而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文人用它记录了...
    芮峻阅读 3,30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