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三个问题”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传说有一位国王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如果他总是能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万无一失了。他想到这个主意之后,就公告全国,要是有谁告诉他:
1. WHEN 何时是开始行动的合适时间?
2. WHO 谁是最需要的人?
3. WHAT 什么是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他就将重重地赏他。
许多博学之士给出了很多的答案,只是他们对问题的答案却各不相同。于是他去山上寻找一位圣人寻求答案。如果大家对答案很感兴趣,不妨去找找这则寓言故事读一读。其实我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感兴趣,换做以前,不愿意去思考,直接去看故事结尾了,现在通过30天特训营的刻意练习,我想试着先回答一下。
1. WHEN 何时是开始行动的合适时间?
学习对我来说一直是件很难的事,因为我不喜欢碎片时间,我缺少把碎片整合起来的能力。学习就代表要放下工作、放下家务、放下孩子。起初报名特训营的时候也考虑过我的精力问题,最后还是决定试一把,万一我成功跟下来了呢。
我可能太自信了,也低估了凡是都有意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的计划。于是负责安全工作的我开启了24小时待命的生活。每天的读书和打卡成为了我最想做确很难完成的事。起初我牺牲休息时间来看书打卡,后来听了张展辉老师的课后,知道如果以牺牲休息时间来做这件事就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里,好习惯很难养成。于是先给自己定了一个高标准,每天中午2点前打卡,利用一些读书技巧完成打卡作业。就是每天的文字输出,竟然锻炼了我碎片学习的整合能力。真是意外惊喜。不怕笑话,这30天我不止哭过一次,尤其是3月8号那天下午,好不容易填报完所有表格,有了半天属于自己的时间,结果却泡汤了,那一天成为我最忙碌的一天。对着视频另一头的倾听伙伴大哭一场。事后,我再次想到了送礼物心态, 每天用这种心态去激励我先忙工作再读书,于是有了一个良性循环。我骄傲的说,特训营10枚行动力勋章,我集齐了。
想要学习,什么时间都不晚。只要行动,任何时间都是合适的时间,
2. WHO 谁是最需要的人?
谁是最需要的人即谁是最重要的人。以前我一直都认为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爱人是我最重要的人。通过训练营的学习,转变了我的这种想法。当我们与父母在公园里遛弯,当我们吃他们为你做的可口饭菜时,你的父母对你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人;当你与孩子玩游戏,读绘本,逛游乐场时,你的孩子就是你最重要的人;当你与爱人一起出去逛街、浪漫烛光晚餐、彼此倾听时,你的爱人就是你最重要的人;当你与朋友逛吃逛吃、倾诉心事、分享喜悦时,你的朋友就是你最重要的人;当你与客户沟通、进餐、签合同时,你的客户就是你最重要的人。
你与谁在一起时,他就是你最重要的人。
3. WHAT 什么是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有了前面两个问题的思考,其实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任何时间与父母联结都是好的时间,善待你的父母就是做的最重要的事;任何时间与孩子联结都是好的时间,善待你的孩子就是做的最重要的事;任何时间与爱人联结都是好的时间,善待你的爱人就是做最重要的事;任何时间与朋友联结都是好时间,善待你的朋友就是做的最重要的事;任何时间与客户联结都是好的时间,善待你的客户就是做的最重要的事。
什么时间,你与谁在一起做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30天训练营从开营以一天开始就是学习的好时候,书友们就是我最重要的人,与书友联结,一起读书打卡就是我做的最重要的事。
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善待周围的人,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