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师父领进门。可见不同水平的师父能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高度,在写作中尤为如此。
一、近因性
发现一个秘密,作家真正想说的话往往藏在作品里,通常他们还会小心谨慎地矫饰着难得发现的真理。
对于作家这个身份,《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剧本告诉我们作家们有着源源不断的故事原。“一旦公众知道了你是一名作家,他们就会主动向你提供人物和事件,只要你还能细心观察、认真聆听,这些故事就会就会持续找上门来。”
如果用《巴黎圣母院》里吉普赛人的说法,那么作家是那种将别人的故事告诉别人,然后再向别人要钱的人。
听起来,作家和故事真是天涯若比邻,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而我们,作为光荣的读者也可以经由二次阅读体味这一份亲密无间。不过,这里有一个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事实:作家们加工过的故事说出来当然非常有趣,但是,听故事的时候往往还是有差距的。
还拿《布达佩斯大饭店》举例子吧,影片中作家可以坐在zero对面听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而影片开头的女孩却只能坐在作家的墓前孤独地读着作家的小说。女孩想要寻找共鸣却有着生死的局限。
何况,从别人那里听说的故事往往经过矫饰,那么多少会蒙上一点点顺风顺水的色彩,现实的阻力到了故事里有时候还能发展为情理之中的张力,小心翼翼的推波助澜。
二、追溯其源
任何一个作家的文本都是可溯源的,其中常常暗含着不同作品、不同作者对于这个作家的影响。余华称影响了他的作家有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以及更多的还未曾意识到的先驱们,他更是将教会了他如何对付心理描写的威廉·福克纳亲昵地唤做师父,专程到了他的故乡拜访了这位已故的前辈。而蒋方舟在自己的文字中则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张爱玲的溢美之词。
所以找到好师父的秘诀就在于多读书,读师父写的书。我们常常玩的传话游戏,传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虽然优秀的作家文字表达能力都很不凡,但是这种来自于个体理解导致的最本质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要从你的师父的文字里看到他的师父,这样离初文本的距离就更近一些了,好比是中间少了一个转述者,可以看到最原始的高手。
三、作家最依赖和仰仗的还是生活这个师父
李渔的《闲情偶寄》来源于对穷苦百姓生活的深入了解;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是他几十年来人生经历的积淀;卡夫卡更是毫不掩饰地表明《变形记》中那些怪戾的情节与父亲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是分不开的;至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对每一个当下诚实的记录…
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前方努力的背影,叫你们一声师父吧,文笔不凡又乐于分享的作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