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傅盛到重庆来演讲,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创业者一定要
All in(全身投入)!
不光他这样说,我一个连续创业多次的朋友在路演中也提到这个观点
然后我就发现貌似这个观点真的很火
并且得到了大多创业者的认同
因为大家都觉得
这是对创业本身的一种敬畏
也是对项目或投资人认真负责的一种态度
二、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鼓吹All in这个概念
就像不该鼓吹全民创业一样
对于All in
我认为应该用一种辩证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三、
首先,要看时机
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战略,决策致胜
在创业维艰的年代,创业成功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举个栗子
我一朋友现在是一电力设备公司的老总
市值上千万
他当时在创业的时候
是电力公司员工
公司起步时,合伙人就要求他全职创业
尽管公司业绩不错
但他并仍然一边打工一边创业
问他原因,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时机未到。”
后来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了
有了更加稳定的业绩
他才全身出来参与整个公司的上市运作
同样的栗子还有我们熟悉的很多自媒体人
咪蒙,社长不假装,gogoboi等
一开始都是兼职写作
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以及丰厚的广告收入
才开始全职运作公众号
所以,All in意味着机会成本增大
谨慎决定All in的时机
把创业失败的沉没成本降到最低值
四、
第二,你输的起吗?
在创业狂潮之下,看到这么多项目拿到了投资
于是你也跃跃欲试
大佬们都在说:“如果不All in,你就得死!”
颇有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意思
但是,真的所有的事情都得All in?
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在他的节目《飞黄腾达》里
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
Always have plan B(永远要有B计划)
中国也有句谚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说的意思都一样
学会留一手
所以,给自己一点余地,轻松面对创业压力
说不定成功的几率更大
而即便失败
也不至于输的太惨
如果抗风险能力不行
在一开始,就不要把赌注押得太大
五、
第三,成功的方式不只All in
互联网的时代,要是只专注一点你就out了
知道现在流行的生存方式是啥不?
slash!
就是多技能,跨领域的自由职业人
这不仅适用于职场人,同样也适用于创业者
而且我认为尤其适用于知识输入型创业者
比如营销公关策划等
与其自己成立一个公司
每天为了水电费、员工工资发愁
为什么不成为其他公司的合伙人呢?
以合作模式成为某个公司或者项目的外脑
相比自己苦逼的运营公司恐怕要轻松许多
当然这种模式只适用于某类特定人群
你要分析自己究竟能不能成为“千手观音”
六、
总之,现在创业热潮下打鸡血的太多
帮主者一瓢冷水也不知道能不能降个温
不过如果你坚持All in的说法
也欢迎写篇文章跟我pk
我去吃饭了
不服来战
最后,欢迎给帮主打个赏,谢谢宝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