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和涓生,是不是很熟悉?
《伤逝》——子君被涓生抛弃后,活不下去,选择了自杀。
《我的前半生》——子君被俊生抛弃,迅速振作,追求自我,找寻真爱。
也许《伤逝》里的子君在灵魂上升的那一秒后悔了,于是选择了穿越,只为重新抉择。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夫妻俩都是外人眼中的好人,可是两个好人的婚姻却是凄凄惨惨的结局。原本男人很爱女人,每天只想奔着家。
回了家,却见到女人不是不停地擦地板,就是不停地刷盘子,没有一刻停歇。男人说:你坐下来,跟我说说话。女人头也不抬说:没看我忙着呢吗?
后来,男人逐渐不再主动跟女人说话了。再后来,男人开始不再愿意回家。再后来……
他们的儿子回忆说:爸离开以后,妈常常一个人含着眼泪坐在沙发里,默默地什么也不说。
为什么两个好人就不能有一段好姻缘呢?
这就像《伤逝》所述的子君和涓生的生活状态,他们两个人都是五四进步新青年,都曾热爱读书,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后,子君却只在忙碌吃喝拉撒睡,而涓生就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只顾着奋发、读书和工作,越来越嫌弃子君的样子,还说“她无所顾忌地大嚼起来”。
无论是子君,还是我所述的可怜的女人的故事,可能很多女人都会气愤地骂:什么狗屁男人的理论!
但是,男人就是这么现实。没有女人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爱情和性生活,有了女人以后,他们又开始追求精神生活。
那么柴米油盐呢?总归要有人管。就像涓生,回到家要有热饭和热的煤炉,光看着一张热气腾腾的脸,也不能饱腹吧?
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是自私的吧,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只要得不到满足,就是对方不够好。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在自私的人性中,追求两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很简单,同进同退!既然你读书要进步,我也要!你要吃喝拉撒睡,我也要!那么精神生活和柴米油盐,我们都要共享和共担。男人要也分担家务,女人也决不可放弃追求自我。
就像《伤逝》中,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依附。
有一个比喻非常玄妙。男人和女人携手一起爬楼,爬着爬着,女人就坐下来歇息了,而男人继续爬着,女人越爬越慢,越来越更愿意歇着……最后,男人在更高的楼层转角,遇到另一个女人,两个人一起携手继续爬了。
《伤逝》里的一句话,聊以警醒: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这着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锤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只有精神境界统一了,男人和女人才有白首到老的理由。爱情是祈求不来的,当我们无法要求对方做出让步时,只能设法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