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
315:汉纪(五十四)
曹操在许昌谋划迎接汉献帝。众人都认为:“山东还未平定,韩暹、杨奉认为护驾有功,他们骄横恣肆,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
荀彧说:“从前晋文公迎接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后,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现在銮驾返回旧京,洛阳荒芜,义士都有保存根本的想法,万民也感念旧的王室。如果借机奉迎主上以顺从众人愿望,这是大顺;秉持公心以使雄杰臣服,这是大谋;扶持大义以招纳天下英俊,这是大德;天下虽然有人叛逆违节,却不受这些人影响,这是大智。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会生出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于是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向迎接汉献帝,董承等人据险抵御,曹洪无法前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兵马最强,却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向杨奉写信说:“我久闻将军大名,非常仰慕,所以才说出推心置腹的心里话。现在将军克服千难万险,护卫陛下返回旧都,辅佐护卫的功劳超世无双,这是何等的壮观!现在群凶侵扰华夏,四海不得安宁,神器至重,关键在于护卫辅佐,还必须由众贤来清理太平道路,这确实不是一人能独自建立的,心腹四肢确实相互信赖,如果一个方面不齐备,就会有缺失。将军应当主持朝廷事务,我作为外援。现在我手中有粮,将军有兵,彼此互通有无,足以相辅相成,生死与共,祸福共担。”
杨奉得到书信后大喜,他对众将说:“兖州诸军近在咫尺,有兵有粮,这正是国家所依赖的希望所在。”于是表奏汉献帝,封曹操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费亭侯。
韩暹居功骄傲,干预朝政,董承对此非常担忧,就暗中征召曹操前来。曹操到皇宫前贡献,向汉献帝询问公卿大臣们的情况,借机奏报韩暹和张杨的罪责。韩暹担心被杀,单骑逃出投奔了杨奉。汉献帝认为韩暹和张杨护驾有功,下诏令不再追究。
辛亥日,汉献帝封曹操兼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于是诛杀掉尚书冯硕等三人,征讨有罪之人;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以奖赏有功之人,追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以表彰其以死捍卫节操。
曹操召来董昭并排而坐,他问董昭:“我这次前来,先生要教我接下来怎么办呢?”董昭回答说:“将军兴义兵诛平暴乱,入朝辅佐王室,这是五霸一样的大功。但这里的众将各怀心思,未必肯真心服从,如果留在这儿控制朝廷,有很多不利因素,现在要做的当务之急是迁都许昌。但是天子在外游离很久,刚刚返回旧京,远近全都跷道盼望,希望朝廷能够安定下来。再行迁徙圣驾,不符合众人之心。要想做成非常之事,就必须有非常之功,我希望将军再考虑考虑。”
曹操说:“我也有这个打算。只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其军兵十分精锐,他不会出面反对吗?”董昭说:“杨奉没有外援,纵使他反对,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将军可以对外说:‘京都洛阳没有粮草,我们想要保护圣驾暂时前往鲁阳就食。’鲁阳靠近许昌,再行迁移十分容易。杨奉为人勇而无谋,肯定不会心中生疑。只要车驾开始行进,等他回过味来,就难以阻止了!”曹操说:“这个计策真是高妙。”
曹操于是派遣使臣前往通报杨奉,杨奉果然不加怀疑。己巳日,汉献帝的车驾开始向东出发,随后迁都许昌。汉献帝来到曹操的营寨中,封曹操为大将军,加封武平侯。开始在许昌建立宗庙社稷。
孙策想要进攻会稽,吴郡人严白虎等率领部众一万多人,分兵四处屯聚,孙策手下众将想要先进攻严白虎。孙策说:“严白虎等人只能算得上是大盗,没有什么远大志向,非常容易擒获,会稽王朗才是真正的敌手。”随后率军渡过浙江。
会稽功曹虞翻劝说太守王朗:“孙策善于用兵,不如躲避。”王朗不听,派兵在固陵抵御孙策。
孙策进行多次水战,都不能攻克。孙策的叔叔孙静对孙策说:“王朗凭借坚固的城防守卫,一时半会不能攻克。查渎离这儿以南数十里处,是通往会稽的交通要道。我们可以先占据那里,然后再回头攻打固陵,这就是所谓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策采纳其建议,到了夜间,命令点燃起很多火把作为疑兵,同时悄悄分出一支军队,连夜奔袭查渎道口,进攻高迁屯。王朗大吃一惊,急忙派原丹扬太守周昕等人领兵前去迎战,孙策率军斩杀周昕等人。
王朗后逃亡到海上,虞翻一直跟随保护,坐船来到东治县。孙策进行追击,大败王朗,王朗到孙策处归降。孙策自领会稽太守,仍然任命虞翻为功曹,用朋友之礼相待。
孙策喜欢驰骋打猎,虞翻劝谏说:“明公聚集起乌合之众,统领分散之士,他们都愿意为您效死力,就是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也比上您。但您经常轻装出行,随从官员都跟不上您的节奏,手下军兵经常为这事担心,这要面临巨大危险,愿您以后千万留意。”
孙策说:“你说得很对。”但他却不能改正。
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都被免职。
汉献帝在东迁时,杨奉从梁县出兵截击,但为时已晚。冬十月,曹操征讨杨奉,杨奉南逃投奔袁术,于是进攻其在梁县的驻军,随后攻克。
汉献帝下达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地广兵多但专权自树党羽,从没有听到他出动军队勤王,只是一心致力于相互讨伐”。袁绍上书极力进行辩解。戊辰日,汉献帝袁绍为太尉,加封邺侯,袁绍耻于位列曹操之下,大怒说道:“曹操应该死过多次了,每次都是求援他才活了下来,现在想要挟持天子号令我吗?”袁绍上表推辞不肯受封。曹操心中恐惧,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袁绍。
丙戌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代理车骑将军事务。曹操封荀彧为侍中,代理尚书令。曹操向荀彧询问有策略多谋之士,荀彧荐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蜀郡太守攸以及颍川郭嘉。曹操征辟荀攸封为尚书,和他交谈后大喜说道:“公达不是寻常人啊。我得到他并且能和他共事,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事情呢!”随后封荀攸为军师。
当初,郭嘉去见袁绍,袁绍对他非常礼遇尊敬。过了几十天后,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道:“智者要审慎考虑选择主人侍奉,才能保全自己,成就大功。袁公只想想效仿周公礼敬天下士人,却不知道用人的关键。他做事繁杂,不知道掌握重点;他喜欢谋划,却不善于决断,想要和他一起解决天下大难,成就霸王之业,非常难了!我要再去寻找新的主人,先生你们也离开吧。”
两人说道:“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们大多归附,何况现在最强,为什么要离开呢!”郭嘉知道这两人不能醒悟,就不再建议,随后离开袁绍。
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谈论天下之事,高兴地说道:“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肯定是这个人了!”郭嘉出帐后,也高兴地说道:“这是我真正的主人!”曹操表奏封郭嘉为司空祭酒。
曹操封山阳人满宠为许昌县令。曹操的堂弟曹洪有名宾客在许昌界内多次犯法,满宠命人收捕治罪,曹洪写书信向满宠求情,满宠不听。曹洪就报告了曹操,曹操要召见许昌的主要官员。满宠知道曹操要释放这名宾客,就马上命人杀掉。曹操知道后大喜说道:“处事的官员,难道不应当这样吗!”
北海太守孔融自负具有高才,立志于为朝廷攘除灾难,但却志大才疏,谋划的事情没有成功。他平时高谈阔论,各色人员充满了官府。孔融谈吐文雅,其话语能让人玩味传诵,但具体到实际情况,却难以实行。他能口出大言,并且条理清晰,开始能抓住人心,但时间一长,就没有人愿意依附他了。他任用人员大多标新立异,很多是耍小聪明的轻浮之才。
孔融尊奉当时的大儒郑玄,以子孙之礼对待,把郑玄所在乡改名为“郑公乡”。至于当时的清俊士人左承祖、刘义逊等,都只是座席间充数罢了,孔融从来不和他们谈论政事,并且说道:“这是百姓尊敬的人物,不能失掉他们!”
黄巾军前来进犯,孔融战败,退保都昌。这时,袁绍和公孙瓒的地盘已经首尾接连,孔融兵弱粮少,孤立于一隅,不和任何一方联合。左承祖劝孔融应当依托强国自保,孔融不但不听,而且把左承祖杀掉,刘义逊随后离开。
青州刺史袁谭进攻孔融,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他手的军士只剩下几百人,流箭像雨点落下,戈矛内接。孔融仍然靠着几案安然读书,谈笑自若。城池在当夜沦陷,孔融这才逃往东山,他的妻子和儿女都被袁谭俘虏。
曹操和孔融有老交情,征召孔融封为将作大匠。袁谭刚刚到达青州时,其地盘沿黄河向西,不超过平原县。袁谭向北排挤田楷,向东击败孔融,其威势和对百姓的恩惠越来越强,后来信任手下的小人,肆意奢靡,其声望逐步衰弱。
自从中平年以来,天下混乱分离,百姓舍农业,各路军阀四起,他们大多缺乏粮谷,没有一年的储备,饥饿了就进行劫掠,吃饱了就扔掉余粮,土崩瓦解流散,不用敌人进攻自破的,无法计数。袁绍在河北,军人有时以吃桑椹为食物。袁术在江、淮,供给也同样不足,当地经常出现老百姓人吃人的现象,州郡萧条。
羽林监枣祗建议实行屯田制度,曹操采纳,封枣祗为屯田都尉,封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在许昌周围屯田,共收获粮谷一百多万斛。于是各郡国都参照这个模式设置屯田官,所积存的积粟堆满了粮仓。所以曹操能征伐四方,没有运粮的辛劳,于是能兼并群雄。曹操军队和国家的富裕,开始于枣祗,成功于任峻。
黄其军
作于2025年7月20日(古历乙巳年六月廿六)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