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方法而不是讲授知识……当这些理念方针已成为每一个教师经常性的口语时,对于这些名词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是否真的理解了呢?对于这些名字下面所链接的应该如何落实的具体做法是否真的理解了呢?有人说,小组学习,项目式学习、先学后教等等这些不就是以上教学理念的具体做法吗?可我们对这些具体做法的每一个步骤和它背后的支撑理论是否真的理解了呢?如若理解,为什么很多尝试了很多教学法,最后却都半途而废,最终放弃了?或者,在尝试的过程中,依然不明白要如何去操作,有了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结合自己栽过的跟头,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方向与方法的脱节,也就是,心里明白了以人为本、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传授方法而不是讲授知识的理念,知道了大方向,但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学会具体的方法,导致每一次的尝试都换来碰壁,由刚接触一个教学法时的兴奋、迫不及待去实践逐渐因方法不当而屡屡受挫,最终放弃。也有人是因为只想要解决表面问题,比方学生不爱学习,我用一个新方法来调调味口,学生爱学习就可以了,而不是要透过学生不爱学习的表象去发现背后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不对,只寻找方法,结果遇到问题,就会产生困惑迷茫,得到结论:这个教学方法不好,没效果。纵观真正的教育发生,必须具备方向和方法两个要素,也就是理念与策略的紧密结合,才能双腿走路,稳定前行。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每一个能够带动教学变革的方法,都是兼具这两个要素的,小组学习、项目式学习、先学后教,都是指向清晰、方法明确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要想真正做好,需要在此基础上,链接上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下层探究合作的具体方法,学起来需要更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更具体的方法学习,而学思达教学法,集“自学”“思考”“表达”于一体,不仅指名方向(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表达能力),而且指名方法(通过自学思考表达的途径达到自学思考表达的能力),学思达,自学思考表达,为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教会方法而不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方面建立了集理念与策略于一体的易学、易懂、易操作的嫁接模式,可以说为我们解决了课堂教学方向和方法的双重困惑。
学思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学思考表达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思考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学思达,自学思考表达,这个概念的名称,这三个词,不仅指名了要培养孩子的能力目标,同时指名了达到这个能力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明白了概念,明白了方向、方法、途径,是否就能真正做好学思达了呢?我们还需要理解学思达的核心理念,即问题意识。
学思达所有的环节实施要借助于问题意识:讲义编写的好坏,取决于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老师的追问;老师最后的统整,依据于学生表达时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于学思达的进一步理解,也要借助于问题。试想,别人告诉你这个概念的详细解释,你就对这个概念真正理解了吗?学思达,为什么说,既是方向又是方法?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表达能力?为什么通过学思达就能达到学思达?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去思考,只给你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再详细,你恐怕也难真正理解?只有我们找到了那个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所谓的概念,也就是说,真正的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问题之上。再比方说,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我们一直挂在嘴边,但我们对这个四个字是否真的理解了?我们若没有去思考“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怎么做才是以人为本?”“我对于自己的学生,哪些方面做到了以人为本,哪些方面还未做到?做到的原因是什么?未做到的原因是什么?”当这些一系列的问题,自己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时,对于以人为本的理解,你的答案也就自然浮出水面了。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问题意识,也就是不断地寻找问题,再用问题去寻找答案,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问题意识,不光是学思达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核心理念,也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理念。试想,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发现、进步、成长,不都是基于问题意识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没有问题,我们就不会聚集于此学习学思达,寻求课堂教学变革;如果我们在家庭中没有问题,我们就不会去学习萨提尔对话、非暴力沟通;如果我们没有困惑、烦恼,就不用去提高自己的认知,而所有的困惑、烦恼都是基于问题,也只有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真正问题,才能开始属于自己的真正学习。同样,我们的社会进步,哪怕任何一个创造、发明,哪怕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不是基于问题的?出行的问题,有了汽车、火车、高铁、飞机;交通拥挤的问题,有了地铁、轻轨、共享单车;探索宇宙的问题,有了一枚又一枚火箭的发射和卫星的升空;贫富差距的问题,有了国家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教育落后的问题,有了一位又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以及各教育公益机构的设立……正是有了这些问题,才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
学思达以问题为导向的核心理念,不仅直指每一节课成败的核心,更指向了整个人类发展的核心,这种亘古不变的定律,让每一件事都有了清晰可循的轨迹,同时,又是那么易学、易懂、易操作,就是去不断地发问,不断地从问题走向问题,直到找到那个含有答案的问题。
不过,问问题容易,而要问出那个属于自己的真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填鸭的我们,传统道德不允许质疑只允许接受的我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很多时候,在培训时的互动问答环节,自己听完之后,说不懂吧,懂了,说懂吧,又不彻底,让问问题,想不出问题,没有问题。包括最初学思达的讲义编写,要为课文设计问题,自己除了教科书上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根本想不起来。更多情况下,都是笼统的问题,连自己回答起来都有些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比方,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如何划分层次?每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现在想想,这么多年了,自己对这些问题都还是模模糊糊,那么,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该有多么郁闷吧。
问题意识是学思达的核心理念,问题设计是学思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如何做好这个重点,攻破此难点,学思达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就是搭建鹰架,从问题中再拆分问题,也可以说,从问题走向问题的背后,一直拆分,一直寻找,直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链就是我们搭建的鹰架,帮助自己或者孩子从他的层面走到这节课要达到的层面。比方,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为:这篇课文的主角是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还不好回答,可以继续拆分:在什么时间、地点碰到了谁?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链下来,课文中的一个个因素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与孩子的大脑建立链接,再一点点上升到中心思想,自己和孩子都能从问题找到答案了,那么这个鹰架就成功了。再比方,我们跟学生说,背会生字。学生只会背写这个字,是不是就可以了。学生对这个字的字音是否会拼写?字义是否理解?笔顺是否正确?书写结构是否规范?跟这个字相关的形近字是否能分辨?是否能运用?当学生每一课都会背生字,提问也过关,可是考试时还是出错,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要走到问题的背后去思考问题,直到思考出——考试时为什么错的都是形近字组词,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有了。学思达团队低年级语文组黄彩霞老师的心智图和结构图、生字九宫格等设计为学生总结概括课文中心内容、学习生字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鹰架设计,正是基于这些鹰架设计,才让孩子沿着这架梯子,一点点攀爬,每一步都能够的着,所以,一步一步爬的越来越高。
孩子的学习,是从下往上爬,我们作为引导者,则要从上往下爬,我们顺着自己想要让孩子达到的高度往下爬,直到我们的高度与孩子的高度之间能够连接,这个鹰架才算搭建完成,不然从任何一个卡口断开,孩子伸手够不着,我们就无法拉上来。
鹰架问题设计,同样也是我们学习任何一个新事物需要搭建的连接,当一个新事物与自己的高度存在很大的距离时,我们要想爬上去,需要借助鹰架问题设计。比方说,6号晚上分享时,有老师问,一年级如何使用讲义?若现在这个问题自己没有答案,那就要顺着这个问题往下找,自己为什么不知道一年级如何使用讲义?自己知道其他年级如何使用讲义吗?如果知道,那么一年级与其他年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年级的讲义编写方法不适合一年级?一年级孩子自学能力弱的原因是什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哪儿?我该如何从他们的认知高度开始编写讲义?我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问题才能让他们够得着?直到,你的问题与自己原来的认知可以串联起来,你的答案自然又有了。
鹰架问题设计,与前面所说的走到问题背后,理念是完全相通的,路径也是一致的,都是在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后面继续寻找问题,即搭建鹰架,直到与自己的原有认知建立链接。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本源,找到问题的答案。班里有个孩子,老爱打架,每天都惹麻烦,而且越来越严重,怎么办?当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就要顺着问题走到问题的背后,为什么这个孩子老爱打架?为什么我好话歹话说了一箩筐,还是没有任何效果?为什么他每天除了打架,什么都不会?他下课若有其他事做,是否还会打架?他下课为什么没有别的事做?他什么都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智力有问题还是学习上碰到的无法自行解决的困难?若能帮助他解决这个困难,他是否会进步?他的困难是什么?如何来帮助?一系列的问题的背后的背后,问题的下面的下面,答案又浮出来了。
当问题意识与问题背后的意识或者鹰架问题意识一旦建立后,我发现,再也不用纠结于任何问题了,若目前的问题无法解决,不是这种现象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我没有走到问题的背后,没有走到问题的下面,没有建立鹰架,没有找到那个本身就是答案的问题,我只需继续寻找,继续探源。而顺着这个鹰架爬下去后,你的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
于是,明白了佐藤学的那句话: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靠自己去解决。
两年来的外出学习和线上学习,自己求知若渴,见到专家不舍得放过,见到同行不停请教,回来后,就在班级、学校开展尝试,但效果不好,问题不断,甚至常常迷茫、焦虑,不知自己到底该学什么?总感觉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总感觉自己欠缺好多,可到底是什么,却不知道。现在才明白,若找不到问题的本源,则不会有答案。而问题的本源,就在自己问题的背后,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别人永远帮不了你,因为答案就在问题当中,在自己心里。学思达课堂实践中,总是时间把控不好,问了辉诚老师,与同行进行交流,又听了许扶堂老师、黄彩霞老师后期的线上直播,他们都给了不同的建议:初期问题不要太难,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讨论表达,可以把同类问题放到一起进行思考表达。这些方法我都进行了尝试,可问题还是没有很好解决,依然时间不够用,设计的环节进行不完。自己一直在思考,到底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逐一分析后,猛然顿悟:表达时我总是尽量让所有人都发言,有的时候,一个环节的表达,差不多就耗去了20多分钟,剩下的环节自然没有时间了。哎呀,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怎么才发现?但这个问题自己若发现不了,可能就永远无法改善。所以说,专家可以给你指导,但真正自己的问题根源只有自己才能找到。
这个学期开学前,我们集体学习了《新课标》,原因是,我们发现我们的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我们顺着问题往下找,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又走到更深的背后,是因为我们确定不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往后走,发现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再往后走,发现根源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课标》。说出来不怕人笑话,从1999年9月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有见过《课标》,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而教材一次次的改版,我们还是用原来的方法在教现在的教材,即使接触新的理念和方法,尝试的过程中,总会偏离方向。就像一个马上要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到现在还不会汉语拼音,无论再努力学习,也不会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开学前集中学习,认真研读《新课标》,每个人都有一种被开悟的感觉,发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的欠缺点,还找到了更多新的学习方法。一个上午的学习,补上了这个空缺,对教材、对教学设计有了纵横通透的认识,剥开了一直困扰自己的迷雾。但,这样的问题,这样基础而又基础的问题,专家怎么能帮你找到?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思达教学法,不断加深着自己对于问题意识的理解,才从一个表象问题开始深入进去,发现了根源。这让我的整个天空再度有了色彩,但是对于学思达的真正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我该如何分享给伙伴们?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学思达,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看视频,反复读书、看视频,当然还需要加上反复的实践、反思,学习、尝试、反思,再学习、再尝试、再反思,只有走过这样的路径,才能悟出一个新教学法的真正内涵。这也是自己通过最初的培训、回来的尝试、后续的学习、不断的交流反思,才得出的感悟。3月6号晚上一个小时的讨论,我能与大家分享多少?是否能让大家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问题意识也是需要一步一步刻意训练的,还是让大家先来体验一下问题的背后的背后这种思考模式,然后从体验中再去体悟背后蕴含的道理,可能更有帮助。3月6号晚上所呈现出的问题的问题,不断的问题链体验,不知道这种参与式的讨论,是否让大家感受到了讨论背后的问题意识。体验是一种学习方式,但真正的进步是在体验后的反思,不管体验的好坏,都会从反思中获得收获:体验的好,获得经验;体验的不好,获得教训。而我们就是从无数的经验和教训中真正成长起来的。
读张辉诚老师的《学思达》一书,书里出现最多的就是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张辉诚老师潜心研究学思达教学法,也正是源于不断的问题思考,才有了十几年的坚持和推广。最后,以张辉诚老师书里写到的他本人经常反省的九个教育现场问题献给所有想了解、学习、实践学思达的小伙伴们,希望这九个问题和这一篇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学思达:
一、为什么我不敢“随时”开放教室让人参观?
二、为什么我上课时,学生不能睡觉?如果我上课太无聊,或者太精彩却大量消耗学生体力,为什么学生不能睡觉?
三、为什么我上课时,学生不能讲话?学生讲话一定会影响学习吗?
四、为什么台湾的教学模式只剩一种(我以前也一样):老师永远霸占讲台,学生永远呆坐座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利弊如何?
五、我要怎样做才能做到上课时,学生没人睡着,没有一个不专注?
六、我有想过怎样训练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讨论、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吗?为什么我不注重呢?只因为大考不考吗?写作是多看多写就会进步吗?
七、我在课堂上曾教过什么东西,相信这是学生毕业之后不会忘记,并且终生牢记,也就是我教过什么东西,是可以让学生一辈子带得走的吗?
八、如果整个台湾社会都弥漫着国民阅读风气太差,我曾做过怎样的努力,培养学生拥有阅读能力和习惯吗?并且终身乐在阅读、乐在学习吗?
九、如果台湾人民普遍呈现缺乏世界观,我曾经在教学现场做过怎样的努力,培养学生拥有正确、宽广的世界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