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病了吗?
不然几百年没联系的她,刚一联系怎么就迫不及待的给我推荐“亲密关系”(心理学方面)的课程?
前两天打开不常上的扣扣,看到她的留言:你电话多少?
过了两天打开扣扣又看到她的留言:手机号搜的微信号怎么不是你啊?
纳尼?是我啊!
又过了两天打开扣扣:哦,上次可能是手机号输错了,加你了!
加完微信彼此也没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直到今天。
她今天推荐给我一个公众号:“亲密之旅”,还说:这个课程挺好,我去年9月上过一次,这周末再去上一次。8月份北京有培训,建议你去参加。
这个课程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我周末去上的课就是他亲自培训的。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心理有病吗?但是没有说出来,想了想还是礼貌的回了她两个字:好的!
晚上回来,抽空打开她发的一篇文章链接,一篇文章一半还没看完就没有了耐心,心想这个课程总不至于免费吧,急忙滑到页底,果然最低三千不到,最高六、七千。
当时的想法是,不要钱我可能还要考虑下,考虑的原因有:一,不是我感兴趣或需要的,二,三千大洋?开玩笑呢!要知道对于当下负债的我来说,三千元真的可以更有用,可以花的更有价值。别说心里没病,即使有病,指望一节课两节课就能治愈?开玩笑!
不知道是她幼稚还是我幼稚?
还好,经过几年北漂的打磨和不断的学习,我有了一定的独立分辨或思考能力,否则,如果看到是她推荐的可能想都不会想就去交钱了!
“因为她比我读书多,因为她是家族里唯一的学霸,唯一考上大学(虽然不是什么重点但也不算太差吧)并读了研究生的人,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以至于小时候走到哪都少不了她的影子,走到哪大人都会说:看你P姐学习多好,总是班级年级第一还老拿奖学金,你呢?多跟你姐学学,别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说你呢?听到没?死孩子!不成器的玩意儿!!
没办法,有的人就是会学习,而我,就是属于不会学习那种!
所以,当她被整个家族当做学习的典范高高供起时,我没有意见,当然,有意见也要保留!
当我被家族人当做反面教材甚至背后一再窃窃私语时,我没有意见,因为读书不好没有出息,所以,该!!
通过努力,她成功了,研究生顺利毕业后不久,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并在异乡一线城市买了房和车,据说现在有两套房了,嗯,她成功了,可谓无愧于家族,无愧于家乡父老对她的殷切期盼(可惜没有为家乡做出啥贡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像一座山,就屹立在那里,我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超越,可是,我还是不想放弃(奔跑)!
这些年,读书少的我一边工作一边给自己充电,一边工作一边充电。以至于到后来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三天不学习就会感到空虚无比,虚度年华!真的是!
说到这里不知道该恨她还是该谢她!
我只知道,当我看到同龄人都在热衷于带孩子,打麻将,玩游戏、追泡沫剧时,而我依然爱读书,爱学习并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她是我的堂姐,一个集学霸与成功于一身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