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以前,再以前。当时改革的春风吹满地,腐败分子撒一地。大麦住的是一个百小地方,两省的交界,在管理上经常出问题。通常两个省的事,都不省事。小地方叫孔雀。本来那里叫凤凰,但隔三差五的有背着巨大旅行度包、操着鸟语的老外到镇政府值班办公室要求看一看沈从文的老家。 老外去过很多地方,因为他衣服上写了不少字,有“天津欢迎你”,“你到河北了”和“达到美帝国主义专”,“你的毛真黄”。
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便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可见人多口杂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是冲着那里人多去的。
在上学的时候,喜欢踢球。有人讽刺我说再踢也踢不到国家队,踢再好也好不过罗纳尔多,踢了有什么意思。不许踢了。那么,如果你自己喜欢开车,我对你说,你再开也开不到麦克拉伦车队去,开再快也快不过舒马赫,开了有什么意思,驾照没收了。
......
这就是韩寒,一个犀利而又有趣的韩寒,一个我欣赏的直率的韩寒。
韩寒,从小富有个性,一路游走在叛逆的边缘,读书时期挂科如同家庭便饭,即便留级了仍无法激起他奋发读书的信念,直至以退学告终,对大多数人来说,高中退学了就意味着以后的人生平淡无奇了,可他却不一样,退学前,在高中老师们面前被问起,退学以后拿什么养活自己。“稿费啊”他云淡风轻地说,就是这么狂,如同他的人生般的狂。
他后来的人生如同开挂般不断向前前进,他有他的梦想,并有为梦而战斗的行动力,他想了,就做了,最后也成功了,不管是作家身份、还是导演及职业赛车手的身份,他都做出了相当当的成绩,就像陈丹青说的“韩寒代表80后价值取向的一面:一整套意识形态和花招动作,在他那儿完全无效。好几代人下来终于能这样,了不起。很多80后也有人格参考和个人意识,但韩寒特别精彩。”
最开始读韩寒的文是在全国新概念作文书上,《穿着棉袄洗澡》一文让我眼前一亮,那个年纪的我似乎还从未见过这么有趣的又引人深思的作文,韩寒的名字,我记住了。
后来的韩寒变得越来越有名气了,不变的是他依然充满个性而又幽默的风格,不管是《一座城池》,还是《光荣日》,亦或者《他的国》,他从来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即便“挑逗”了老评论家,“戏弄”了“犁花体诗人”,质疑了警察,监督了官员。
因为有热度,所以犀利真诚,因为有信念,所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