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一般性项目资产
比特币
1.诞生于2009年
2.特征:比特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克服了以往中心化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弊端。
3.比特币的发行总量为2100万枚。比特币的区块时间为10分钟,即每10分钟出一次区块;到母亲为止,比特币的每个区块奖励是12.5个比特币;区块链的奖励每5年减半;目前,已经发行了接近1700万枚。
4.特色:它是数字资产的创始者,公众认可度高、信任度高、流通广泛,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的接受度较高,受众非常广泛。
5.不足:风险在于扩容之争(扩大容量的争议),潜在存在分叉风险。
莱特币
1.诞生于2011年11月9日
2.特征:在比特币的基础之上有着技术上相同的实现原理,它的宗旨是改进比特币,上游它和比特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3.发行总量是比特币的四倍,8400万枚,眉四年减半。
4.特色:发行总量更大一些,确认速度更快一些;莱特币是先于比特币进行隔离见证和扩容的数字资产,并没有发生硬分叉。
5.不足;推广工作止步不前,目前相关应用还较少。激活隔离验证后,网络可能会出现潜在的漏洞和风险。
二、区块链共识机制
1)工作量证明POW
是用来解决比特币随意记账的一种方法,就像我们需要毕业证书来证明我们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一样,比特币也需要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来确保记账权利的宝贵性。
2)最长链机制:
是为了保证区块链网络能够长久发展下去,要求所有节点都遵守的一个公式。由于区块链的每个区块必须引用它的前一个区块,所以最长链也是最难推翻的,所有节点都需要满足最长链机制。
3)权益证明POS
是另一种保证比特币交易效率的机制,它能根据你在这个网络里拥有币的数量竞争记账的权力,你持有的币越多,币龄越久,获得记账权力的概率就越大。
三、区块链项目的分类和运用梳理
1)第一类:数字资产,和常见的货币一样,这类用途主要用来交易,不过因为应用场景比较有限,目前数字资产的市场不容易增长。
2)第二类:智能合约平台。这类运用主要提供底层平台,来让开发者在它上面去实现运用。比如说实现电子合同,主要用来保证双方交易。比如实现房租租金协议合同,来去确保房屋时间到达的时候,准时收到租金,而不至于违约。
3)第三类:全球支付。这类用途主要实现国际之间的数字货币交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转账任意一种货币,或者实现法币与数字的等价交换。
4)第四类:平台应用。绝大部分运用都建立在以太坊之上,这类应用涵盖的运用场景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等多个领域可以实现存储,交易,支付等多种平台,目前是区块链资产增长最快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