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一位叫一只锦鲤的网络玄幻小说。这是我第一次迷上数字读物。
开始我只是好奇,一个18岁少女被婶婶卖到山里,给一个老头做老婆。我担心她,就像新闻中的拐卖案一样。
一读就陷进去了,千年痴恋,古今贯穿;天南地北,三界相连,这情节也太离奇、太吸引了吧。
一口气读了两百八十回,然后就天天追日更,猜结局。
《魔界》、《暮光之城》,曾给我这般的痴迷和欣快感。多年以后,心如止水,对读物很挑剔,却被一部网络玄幻,狠狠地挑逗了一回。
仙界魔界,地狱天堂;前世今生,等你千年。
不腻,不淡,情节跌宕;特别是那些千年鬼魂,墓里乾坤,一时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从未有过的错综交织,似真似幻的灵异事件好像离我很近。
章节追完,意犹未尽,又重读了许多精彩段落。
就在这个节点上,多年平静祥和的社区,相隔一里路,和娃们同一小学、同一中学,一个鲜活帅气的初二男孩,从18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花季生命。
悲情笼罩,我不自觉把玄幻的情景代入生活,那个孩子的亡灵,仿佛在那个方位飘来荡去,以至于我好长时间绕路走,不去那边的银行。
一天晚上,又想看那类的玄幻,却找不到更精彩的。
翻到一篇:一场火灾,葬身火海的亡灵,几百年来痛苦挣扎,不得超生。
鬼物便在走近的人身上使法术,找替死鬼,好托生来世。
这些情节十分逼真,看到一两点,我还重读了一些情节,才睡下。
一大早妈妈圈炸了:两百米外的老楼,一个单元失火,一对年轻夫妻和一岁多的小女儿遇难。
我出门买菜,与传言火灾的小区隔一条马路。
一切都如常,饭馆的食客,各自扒拉着肠粉,吸溜着豆浆。
没有消防、公安,人们也不作谈论。火灾?是一种幻觉吧。
什么也没有发生,传说的拥堵也是平常早高峰塞车吧。
然而,真的,就是发生了。
三个生灵给大火吞没。
后来从对面百米外的楼上,我望见了事发单元焦糊的外墙。
这个事刺激了我的神经:我沉溺玄幻这段时间,祥和地接连发生两起事故;特别是大半夜看火灾亡灵描写,一大早就得知三人葬身火海。
于是,我卸载了网址,不再翻那个类型的玄幻。
幻觉亦真实,这些来自暗黑世界的映像,不应该太多地出现在我的意象中。
第六感,太玄妙。
如果感知的是悲惨,我情愿关闭这个感官之门,不见,无感。
真实的世界充满阳关,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人的意识流是清灵、活泼的。
不应该给来自书本的网络的生活圈的太多滞重情绪搅扰。
日常接触的人,也不要太多悲观厌世、逃避、懒惰的成分。
消极的人生观,是会传染的。
听马未都大师谈少年犯罪。
网游在日益增长的少年犯罪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长期沉溺于虚拟的东西,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便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网络敞开大门,孩子便在里面迷了路。
网游的角色可以死而复生,现实中他们干起残忍的勾当,等同于一款游戏。
却回不过神:一刀毙命,那条命是再也回不来了。
来自网络的暴力,助长了校园欺凌。
一起惨无人道的留学生欺凌案,换来的是主犯的终生监禁。
而在国内,终生牢狱,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甚至极其恶劣的事件,进的是少管。
现在孩子的知识体力,都早熟;以至于他们犯罪前就明白:我们未成年,杀了人,他们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一个心智假熟、十三四岁、体力身高已经不亚于成人的孩子,作起恶来谁拦得住。
从这一点上看,什么学业重、补习多都没关系了,关键是擦亮眼睛,察微杜渐,别让孩子沾染、沉溺于网游。
很久以来有一种声音:上补习班总比孩子无人管上网好吧。
现在看来,的确这样。
你说补习让孩子僵化,死记硬背,题海战术。
他淹没在这个题海,总比淹没在网络里好。
这个题海意味着熟能生巧,高分好学校;
网络网游,充斥着太多未知与无边界无底线的暗了;孩子淹没其中,很大概率就真的上不了岸。
毕竟,大人要上班挣钱,有自己大把的事做,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紧孩子;
还是补习班比较保险。
补习机构,该上市的上市,该成补习明星千万富翁的就去成吧。
学习,总归还是一条正道,还是比较保险的。